日前,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海电子”)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天海电子曾于2017年在新加坡上市,成为河南鹤壁市首家上市公司;2017年因市场认知度低,流动性较差等原因退市,并同步启动国内上市准备工作。
从蓝海到红海,8年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换了人间”,进入了一个卷价格、卷产品、卷技术的竞争新时代。
此次“回炉再造”,海天电子正深陷行业“内卷”漩涡,IPO前路未卜。
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毛利率持续下降
如果把汽车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大大小小各种的线束和连接器就是汽车的“神经网络”,驱动着汽车的前进。
天海电子是汽车电子电器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线束、汽车连接器、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分别为821,475.98万元、1,154,861.66万元和1,252,344.68万元;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58%和8.44%,增速呈现大幅放缓的趋势。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94%、15.20%、14.59%,呈现逐年下滑之势。
分析原因看,一方面是行业内卷式竞争、主机厂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同时“增量不增利”的产业生态倒逼主机厂向上游传导成本压力,产品售价下降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对公司的海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以线束产品为例,2024年度,天海电子汽车线束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5.71%,但增幅低于上年,主要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态势延续及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线束的销量和平均单价均同比大幅增长,使得高压线束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73.74%,但因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有所下滑,公司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低压线束的销量同比有所下降,使得低压线束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所致。
2024年度,公司低压线束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5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低压线束平均单价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化而有所上升,单位成本因主要原材料铜材的采购价格上涨而上升,但公司与下游主要整车厂客户的多个低压线束项目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均存在不同幅度的降价,导致单位成本增幅高于平均单价增幅,从而拉低了公司低压线束的整体毛利率。
2024年度,公司高压线束毛利率较上年下降0.9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公司为进一步拓展高压线束市场份额而与吉利汽车开展战略合作的多个高压线束项目当年进入量产阶段且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存在一定幅度的降价,使得公司对吉利汽车的高压线束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上升但毛利率有所下降。
车企破产事件频发,公司回款风险高企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车企经营风险事件时常发生,天海电子亦存在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等客户由于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导致公司对其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损失,对公司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2022年、2023年、2024年各期末,天海电子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12,442.17万元、448,700.50万元和476,531.8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3.01%、49.60%和53.71%。2023年末及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34,145.87万元、30,714.64万元。
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情况如下:
2022年、2023年、2024年,天海电子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4,399.46万元、1,418.71万元和4,164.20万元,主要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应收票据坏账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7,718.79万元、8,554.94万元和8,813.34万元,均为存货跌价损失。
2022年、2023年、2024年,天海电子营业外收入分别为756.76万元、913.30万元和804.19万元,主要为向供应商收取的索赔款、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以及核销的长期挂账无需支付应付款项。
公司营业外支出分别为358.57万元、315.64万元和1,404.81万元,主要为公司自行主动更正申报并补缴纳相应的税金所带来的税收滞纳金、向客户支付的索赔款以及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40,588.55万元、53,690.52万元和42,645.7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94%、4.65%和3.41%。公司第三方回款形式以客户集团内关联方代付为主,少部分为客户指定第三方代付。其中,客户指定第三方代付涉及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由破产管理人代为支付款项,金额分别为54.73万元、36.73万元和0万元。
公司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均系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客户货款。明细情况如下:
警惕“大企业病”,内控治理有待加强
天海电子上市辅导期历经近八年,与其历史沿革复杂,涉及集体企业改制、红筹架构搭建及拆除、境外上市及退市等以及有关历次变更程序的合规性、相关凭证完备性等需要仔细梳理不无相关。
发行人重要子公司天海电器前身为集体企业天海电器(集团)。2006年7月,为实现天海电器(集团)改制同时搭建境外红筹架构,参与改制的1,379名员工(含受托人)采用委托投资方式,委托王来生、李德林在境外设立公司,以境外公司直接或间接收购天海科技(即发行人前身),并反向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CTT(后更名为CAE)以实现境外上市。
最近三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164,720.76万元,净资产为476,328.51万元。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3家一级子公司、20家二级子公司、2家三级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合计金额分别为69,908.41万元、92,712.85万元和109,508.8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1%、8.03%和8.74%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292.71万元、5,801.09万元和8,078.84万元。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5.14%、39.26%,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0%、3.87%和4.69%,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金额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2%,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大手笔分红是当下IPO审核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招股书显示,天海电子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分红了1.5亿元、1.48亿元,分别占同期扣非净利润的40.87%、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