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接近25%的永辉超市门店已实现“胖东来化”的调改,比此前规划的进度更快,但也导致公司短期业绩显著承压。
7月14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业绩预告。
受门店调改、闭店等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8.3亿元。去年同期公司还在盈利状态,半年实现营收377.8亿元,归母净利润2.8亿元。
“今年是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永辉超市解释称,业绩下滑受门店调改、关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水芙蓉摄
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过程。此外,公司上半年对大量供应商和商品进行升级汰换,并关闭了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
市场对其业绩下滑并不意外。
去年下半年,永辉超市正式开启“学习胖东来”的整体战略与经营深度转型工作,调改阵痛在全年财报中就已显现,去年公司营收675.7亿元,净亏损扩大至14.65亿元。
改革,成为永辉超市今年及未来工作的核心关键词。
3月的股东大会上,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挂帅的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根据当时的规划,今年预计完成200家左右的门店调改,到明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实际调改动作则更快。
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已有93家门店调改开业;截至7月15日,已有132家开业的调改店,占门店总数(534家)的比例已接近25%。
根据最新计划,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末完成全国200家店的调改目标,较之前规划的目标时间点提前了一个季度。
第一家门店的调改到第100家,永辉超市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完成;如果后续进展顺利,第100到200家将仅需三个多月,第三季度的目标是“一天一家”。
左宇摄
永辉超市表示,接下来的调改工作将聚焦员工与商品两方面。
具体包括提升员工技能培训、收入待遇;在商品结构方面,公司希望加强自有品牌建设、并打造亿元级别大单品。
根据管理层此前的说法,计划在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别大单品,今年将着力先孵化10个,这个过程中将引入名创优品团队的经验和供应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永辉超市开启学习胖东来调改计划后,市场对公司关注度暴涨,不少投资者看好其长期发展。
然而,首批调改门店开业至今营业时长已有8—10个月,经营情况尚未对外披露,也未在财报中显现,短期业绩承压风险不容忽视。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永辉超市股价已连续阴跌两个多月,业绩预警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7月15日),其股价再跌1.87%,以4.73元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