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酒鬼酒的增长,胖东来拉得动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节点财经 时间:2025-07-15 22:15:56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之下,各家酒企都在变着花样搞营销,试图在激烈的“内卷”中闯出一条增长之路。比如酒鬼酒就搞出了大动作,联手了零售界顶流胖东来。

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其抖音账号发布了“酒鬼酒·自由爱”新品外观,并配文进行宣传预热。而酒鬼酒相关负责人也对外证实,产品将于近期上市。

凭借胖东来的名气,此举或许对酒鬼酒的销售和品牌形成拉动。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闹的营销动作背后,酒鬼酒业绩持续下滑的状况能够解决吗?

公开财报显示,酒鬼酒2024年总营业为14.23亿元,同比下降49.70%;归母净利润为1249.3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7.72%。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的趋势仍在持续,当期总营收为3.44亿元,同比下降30.34%;归母净利润为3171.33万元,同比下降56.78%。



其实,业绩数据只是表象,隐藏在背后的诸如渠道混乱、价格倒挂、品牌定位模糊等才是根本性问题,其是否能够得到真正解决,才是决定酒鬼酒未来增长的关键所在。

01 业绩承压背后,冲得高,跌得重?

登高跌重,酒鬼酒现在的“落魄”,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之前冲的太猛,步子迈得太大。

从2019至2022年,酒鬼酒凭借独特的馥郁香型定位和全国化扩张战略,业绩一度如同火箭般蹿升,营收从15.12亿元猛增至40.50亿元,净利润更是从2.99亿元突破至10.49亿元。

在高光的业绩表现及当时资本市场的托举下,那几年酒鬼酒股价飙升超20倍,成为白酒股中最耀眼的黑马之一。

但是,风光的背后,酒鬼酒为了快速增长,也埋下了不少隐患。比如为了拉高业绩,酒鬼酒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渠道压货模式。其经销商数量在2022年前的三年内,从497家暴增至1774家,增幅达257%。

彼时,海量的成品酒被推向渠道,库存从2993吨猛增至7375吨,这种以透支渠道健康为代价的增长,很有些寅吃卯粮的感觉。而在《节点财经》看来,最终让酒鬼酒业绩跌跌不休的原因,是其未在高端化战略中取得突破。其被寄予厚望的核心产品内参系列,曾是酒鬼酒叫板一线名酒的底气。但其1050元/瓶的出厂价,在终端市场却没有打开市场,价格严重倒挂。



据今日酒价公众号数据,7月7日,其52度内参酒的批发参考价仅为750元。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利润空间被压缩到这个程度,又有谁愿意再下力气?所以,进入2024年后,酒鬼酒内参系列难以继续支撑,销量同比暴跌50%,收入占比从35%骤降至16.55%。其经销商网络也开始瓦解,2024年一年内,经销商数量从1774家缩减至1336家,净减少438家,相当于每天都有超过一家经销商离开酒鬼酒。作为经销商信心的晴雨表,合同负债也从2021年峰值的13.82亿元跌至2024年的2.45亿元。

对于业绩的快速滑坡的原因,酒鬼酒总经理程军在股东大会上归咎于“行业整体不景气”和“发展逻辑切换”。但不论是头部的茅台、五粮液,亦或营收水平相近的金徽酒、伊力特等,表现都远好于酒鬼酒。所以,酒鬼酒的问题更多还是来自于自身。

02 联名胖东来,真能有戏吗?

在《节点财经》看来,渠道动荡,经销商数量暴涨暴跌是酒鬼酒的核心症结之一。从2020年到2023年,其经销商数量由763家增至1774家。当时除湖南所在的华中地区,酒鬼酒在其他区域共有1085家经销商,占总经销商的61.16%,大举全国化的布局。

但随着全国化受挫,其经销商数量又快速下跌,从1774家一年就跌去438家。随之而来的是存货快速增加,经销商积极性受挫,最终形成渠道的恶性循环。随着整个白酒全行业进入存量市场,酒鬼酒面临的压力尤为严峻。

产品结构失衡与品牌定位模糊则是另一个深层次问题。"内参"、"酒鬼"和"湘泉"是酒鬼酒旗下的三大系列,覆盖高端、次高端和大众价格带。近年来,其明星大单品销售减少,而各系列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也不理想。

更为关键的是,酒鬼酒的品牌定位在“文化酒”与“高端酒”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强调湘西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试图跻身高端白酒阵营,并不明晰的定位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难以形成清晰的品牌联想



回到本文开头,此次酒鬼酒与胖东来的联名虽然为前者注入了"自由爱"的新元素,但酒鬼品牌本身的内涵是否能与胖东来元素相匹配呢?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胖东来带来的流量更大,酒鬼酒的产品特质仍有待市场验证。而且,胖东来的渠道优势主要在河南市场,其网红效应能否转化为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动销,并重塑消费者对酒鬼酒馥郁香型的认知,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酒鬼酒要真正解决上面的核心问题,首先要想好的,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战略是什么?

03 “二低一小”战略,真的靠谱吗?

说到酒鬼酒的战略,很容易让人犯迷糊,因为变化的有点快。

6月25日,酒鬼酒在其湖南省吉首市的总部举办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据中访网报道,参会人数只有十几个人,颇为冷清。但是,会上酒鬼酒提出了新的产品战略,即“二低一小”(即低端酒、低度酒、小酒)。但是,就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公司的产品战略才刚被表述为“1+3”(即高中低全价位覆盖)。

从全面覆盖到转向聚焦低端,酒鬼酒的战略有着明显的摇摆,而这背后则是公司管理层的动荡。

仅2024年一年,酒鬼酒就接连更换了董事长、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战略从王浩时代的大规模全国扩张,到高峰上任后提出重视湖南“大本营”,再到程军回归,战略在“高端化”与“大众化”、“全国”与“区域”之间反复。

当然,如果战略能够扭转颓势,摇摆几下也可以忍受,关键是目前的“二抵一小”战略,似乎仍面临诸多挑战。

所谓“二低一小”战略,根据酒鬼酒的说法,是要“聚焦大众价位段,凸显性价比”,目的是在所谓的“消费降级”趋势中寻找一线生机。但是,在《节点财经》看来,这一转型看似顺应潮流,实则一脚踏入了竞争更为惨烈的“红海”。

其中,以牛栏山、红星为代表的传统品牌根基深厚,长期盘踞大众市场。江小白、汾酒玻汾、沱牌舍得、郎酒顺品郎等新兴势力也在加速渗透,并已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认知和渠道网络。

在这片市场,酒鬼酒的根基薄弱,其主打中低端的湘泉系列,2024年营收占比仅为5.34%。无论在品牌力还是渠道力,湘泉都无法与上述对手相抗衡。

更值得关注的是,低端酒的毛利率远低于高端产品。以牛栏山为例,其毛利率长期徘徊在40%左右,而酒鬼酒的高端产品曾超过80%的毛利率。在销量无法保证快速放量的前提下,贸然将重心转向低端,有可能进一步拖累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此次和胖东来官宣合作后,酒鬼酒的股价短期得到了一定的提振,但是,对与未来的业绩表现,机构几乎是清一色的看衰。短期热炒与长期看淡的背离,也印证了市场对酒鬼酒未来的疑虑。没有扎实的基本面支撑,单靠蹭“胖东来”的热度,股价上涨又能持续多久?对酒鬼酒而言,无论是押注低端,还是拥抱流量,最需要都是面对现实。

*题图由AI生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