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加保科技董事长吴军:内勤人员对于自身的优势普遍存在“两不知道”问题 │ 个险渠道研讨会①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时间:2025-07-16 20:30:12

人海红利消退,增长引擎失速,保险行业的“压舱石”——个险渠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

长期以来,依赖“人海战术”的传统个险营销模式,虽推动了规模扩张,却也伴生了销售误导、人员大进大出、服务品质参差、基层代理人收入不稳等诸多顽疾,侵蚀着行业根基和消费者信任。

为推动个险渠道高质量转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直指人身保险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引擎——个险渠道。这不仅是监管层对行业沉疴痼疾的精准把脉,更是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回归保障本源的关键一步。

改革已迫在眉睫,如何改却成为摆在各家机构面前的难题。7月10日,及旗下保通社聚焦“个险渠道改革”主题,邀请人身险机构个险渠道负责人,就个险渠道改革面临的难题、个险渠道改革的方向等议题展开讨论。

会上,加保科技董事长、中保协互联网专家吴军分享了对内勤人员转外勤工作的看法。他表示,内勤转外勤其实不是新鲜事,行业一直都有优秀的内勤人员去做外勤,之所以会引发监管关注和行业担忧,是因为这部分人群在变多,让行业和机构必须去关注和思考这部分群体的角色切换问题。

加保科技董事长、中保协互联网专家吴军

在吴军看来,内勤人员去做外勤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很多内勤人员意识不到自己的优势,所以在知道能转岗后才会变得比较焦虑。“内勤人员普遍存在‘两不知道’问题,即不知道自己的起点其实比很多外勤人员高、不知道如何转化自己的优势。”吴军认为,内勤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更多的是求稳,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环境,所以对于转岗的态度往往都较为抵触,如果他们知道了自己优势所在,对于转岗的态度就会完全不一样。

至于内勤人员转岗是否会动摇保险公司的管理基础,吴军认为,当前不需要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诚然,有一些岗位上的内勤人员天然掌握一些数据或资源优势,但作为保险机构来说,只需要做好数据等风险管控和规则制定就好了。“只要规则清楚,执行原则也简单明了,即便中间出现一些问题,其实也基本都在可容忍范围内。”吴军表示,保险机构如果想要增员的话,内勤转岗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和方向。

“内勤转岗外勤,或者外勤转岗内勤,在寿险领域的双向通道一直都存在,只是某些公司在某些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有鼓励或不鼓励之分。而有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的外勤,在团险、财险领域早已是常态。为何寿险却不可以?这是个需要行业去思考的问题。”吴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特别提到内勤在转岗过程中,可以探索员工制模式,这也让市场看到了寿险机构尝试员工制销售模式的希望和苗头,但是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担忧。某公司曾做过一次调查:90%的代理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愿意的仅占10%。越是绩优、高产能的代理人,越不愿意签劳动合同,越倾向代理制避税,导致公司担心队伍结构问题。

对此,吴军认为,合同制在财险或者团险领域也普遍存在,但却没有影响他们员工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寿险管理者们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许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合同和劳动法等多个维度去深入研究之后,我们才会找到共同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