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RWA--你很快需要学会的新名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07-18 16:23:30

当你还在思考加密货币的下一站时,一个连接现实资产与数字世界的“钥匙”正在悄然登场。

综合机构观点,现实世界资产(RWA)正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金融资产与实体资产(如美债、房地产、绿色能源)转化为链上数字代币,一个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正在开启。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资产配置时代的到来。分析师认为,RWA不仅能将 ранее流动性差的资产(如私募股权、基础设施)碎片化,极大地降低了投资门槛,也为链上投资者提供了与实体经济挂钩、收益更稳定的新标的。

什么是RWA?

RWA,直译为“真实世界资产”,指的是将现实中的资产(如房地产、应收账款、碳配额、电站收益权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Tokenization),使其具备数字资产的交易、拆分与流通能力。

简言之,RWA是让“动不了、卖不快、投不起”的传统资产,变得像加密货币一样,可以小额购买、快速交易、跨境流通。

根据华西证券与财通证券的观点,RWA对市场参与者具有双重意义:

对资产方:RWA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融资渠道,具备融资快、成本低、流动性强的优势。它能将大型、低流动性的资产(如房地产、基础设施)分割成小份额,面向全球投资者进行融资。

对投资者:RWA极大地丰富了链上投资标的。相较于高波动的原生加密资产,RWA锚定真实资产,收益来源更稳定。同时,其“碎片化”特性让普通投资者能以极低门槛(如50美元投资美国房产)参与高价值资产的投资,真正实现从“精英投资”到“全民投资”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万亿赛道蓄势待发

机构普遍认为,全球RWA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根据财通证券援引RWA.xyz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剔除稳定币后的全球RWA资产总额已达到255亿美元


目前市场由私人信贷(占比58.5%)、美国国债(29.6%)和商品(6.4%)主导。贝莱德(BlackRock)发行的美元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BUIDL)是全球最大的单一RWA项目,市值已超28亿美元。


RWA项目主要发行在以太坊(市场份额58.2%)、ZKsync和Aptos等公链上。

报告援引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ADDX联合预测,到2030年,全球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


从理念萌芽到万物皆可上链

RWA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在区块链技术演进DeFi生态成熟金融机构试水政策监管落地的共同推动下,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它的触角正迅速从金融资产,扩展至房地产、能源、文旅乃至AI算力等广阔实体世界。

1. 概念探索期(2016–2018):技术雏形与思想实验

2016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链上交易所与资产通证化的思想实验。

2017年起,Polymath、Harbor等平台探索证券上链,拉开RWA序幕。

2018年,Uniswap用AMM模型解决链上流动性难题,为RWA等链上资产交易打下基础。

2. 基础设施搭建期(2019–2021):平台化尝试与DeFi对接

2019年,Securitize、OpenFinance等提供RWA代币发行与合规服务;TAC联盟推动通证标准统一。

Centrifuge等平台开始将应收账款等现实资产代币化,并与MakerDAO等DeFi平台合作,开启链上借贷场景。

稳定币逐渐崛起,成为RWA生态的交易基础与价值锚。

3. 金融机构入场期(2022–2023):传统资本与Web3世界接轨

摩根大通、高盛等开始RWA试点,推动债券、私募股权资产上链。

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发行代币化基金,RWA从DeFi进入“正规军”视野。

Securitizeondo Finance等平台崛起,成为RWA链上资产的核心中介基础设施。

稳定币成为RWA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是现实资产数字化的“先行军”。

4. 应用拓展期(2024–至今):从金融资产迈向实体经济

金融资产领域:覆盖债券、基金与股票、贵金属与大宗商品。Ondo推出代币化美债基金OUSG,TVL位居全球RWA平台前列;Jarsy将SpaceX等独角兽股权碎片化上链,打破Pre-IPO投资门槛;


房地产:RealT 将美国住宅物业代币化,50美元起投,真正实现房产“可拆卖”;迪拜政府推出官方RWA平台,计划在2033年前将160亿美元房地产资产上链。


新兴方向:AI算力、碳资产、农业、文旅资产等非标领域纷纷探索RWA路径,未来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本身就是最成功的RWA用例(法币的代币化),同时它也作为RWA生态中的核心交易媒介,为各类资产的链上流转提供计价和结算工具。

中国:香港政策率先落地,绿色资产先行

在中国,RWA的发展呈现出政策驱动和产业应用齐头并进的特点,尤其是在香港的引领下,绿色资产和算力成为突出亮点。

中国香港是全球RWA发展的政策高地。华西证券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通过“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为RWA项目提供了合规探索空间。2025年,香港正式刊登《稳定币条例》,并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将RWA和稳定币作为核心发展方向,为市场提供了清晰的监管框架和发展路径。

综合华西证券、东吴证券、财通证券等机构研报,绿色能源资产是中国内地RWA落地的先锋领域,蚂蚁数科是核心技术服务商。

充电桩:2024年,朗新集团联合蚂蚁数科,以9000座充电桩为底层资产,在中国香港完成国内首单1亿元人民币的RWA融资。

光伏:协鑫能科锚定两省82MW分布式光伏电站,完成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融资金额超2亿元。

换电站:巡鹰集团完成全球首单换电资产RWA,融资数千万港元。

算力与新兴资产:东吴证券与华西证券均强调了算力RWA的巨大潜力。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和数据中心REITs的推进,算力资产首次具备了上链的标准化基础。算力租赁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46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636亿美元。BEVM等项目已联合比特大陆等算力巨头,推出千万美元生态扶持计划,推动算力RWA生态发展。

核心挑战与痛点:监管、技术、市场风险.....

尽管前景广阔,但国盛证券与华西证券的报告也指出了RWA在走向主流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几大障碍:

监管与合规的复杂性:RWA资产的代币化证券属性使其面临严格的证券法监管。美国SEC委员已明确警告,代币化证券仍是证券,其链上交易(场外交易)与离岸化问题亟待解决。跨国监管规则的冲突也为全球化流通带来挑战。

链上与链下的一致性:如何确保链上代币真实反映链下资产的状况是核心痛点。这需要物联网(IoT)、AI等技术确保链下数据的真实可信,解决贸易、物流等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完善:RWA生态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包括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以满足合规要求,以及如ERC-3643等能够嵌入监管规则的新代币标准。



市场风险:当前RWA二级市场流动性普遍不足,非标资产(如艺术品)的定价机制尚不成熟。此外,链下资产托管依赖中心化机构,存在对手方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