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18日电 题:人工智能供应链合作为全球产业互融提供“链接力”
作者 盘和林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今年链博会中,人工智能(AI)等创新科技成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趋势十分明显。
与传统产业不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有其新的特性。从人工智能产品的底层逻辑看,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最基础的三要素,其中数据是“原料”,算法是软件,算力是硬件。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这三者缺一不可。从产品应用看,人工智能产品要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人工智能企业要将产品与所有应用场景所在产业结合,如工业、服务业、农业等。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也要融合,所有垂直领域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才是产业最终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企业需要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
在本届链博会上,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展现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上的生态合作。如英伟达的机器人展台成“热门打卡地”,英伟达基本上就是与合作伙伴以解决方案的形式进行联合展示。其工作人员对此表示,AI的应用本身就是要涉及全球所有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否则就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AI产品。
这些特征使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企业对全球供应链有了智能化、韧性、协同性、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新要求。而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人工智能“三要素”看,中国能够供应除算力芯片之外的所有硬件配件。在算法上,随着DeepSeek等企业崛起,中国也能够在算法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在数据方面,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语料资源,有丰富的数据基础。
从人工智能应用的视角,中国有强大的制造业根基与供应链网络对与全球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创新企业建立生态合作构成支持。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消耗巨量的半导体资源,本届链博会中,美光科技(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就展示了其与中国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合作案例,如和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的企业新松合作完成了美光西安成品及物料仓库的全自动化项目,节省仓储空间、提升人员效率。
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加大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如链博会上,作为全球化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集团就以“混合式AI 链接全球”为主题亮相数字科技链展区,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化供应链创新、全球供应链生态构建以及混合式AI产品应用等方面的持续实践。从全球化供应链布局看,联想集团在全球有超过30多个自营或合作的制造基地,2000多家供应商,在海外通过在巴西、匈牙利、墨西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贴近本地市场,提高交付效率。
在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合作上,国际企业和中国企业深化合作,是彼此补充供应链、提升灵活性与韧性的选择,同时,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也为企业打开更多市场空间带来可能。可以说,在全球供应链生态中,人工智能企业、制造业企业等的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产业互融、市场互通提供了“链接力”。(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