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农夫山泉,4.5倍高价在美国买了一块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无相商业趋势 时间:2025-07-22 12:28:18





“我们的水被中国人买了”!

这两天美国媒体报道,农夫山泉近日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城市纳舒厄(Nashua)购入一块工业用地,紧邻当地重要的供水系统。

据NewsNation披露,农夫山泉未来将在此建设工厂并使用本地供水资源。

土地的售价是6700万美元,是当地土地均价的4.5倍,同时附带4.9%的现金资本回报率。

这说明这片土地具有一定投资潜力。

而美国联邦和新罕布什尔州法律,也并不禁止外国公司在当地购买土地或商业物业。



纳舒厄城市景观

供水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Boisvert回应称,公司目前拥有每日超3000万加仑的取水许可量,而日均实际用水仅为1100-1200万加仑,即便在夏季高峰期也只用到约2000万加仑,远未触及上限,“水量足够,容量充裕。”

眼看着中国企业在美国搞开发,当地的监管部门突然就不“哈耶克”了。

他们以“交易敏感”为由,对农夫山泉提出审查。

说农夫山泉买地太快,还有要求市政部门说明这笔交易的价格、真实价值,以及农夫山泉未来到底打算如何利用水源。

作为共和党的州参议员Regina Birdsell更是呼吁,要通过立法禁止外国公民在新罕布什尔州购买土地。

可以说这明显就是冲着中国企业来的。

其实这几年,中国有不少实力强劲的企业,都在收购美国的资产,比如华能在德州投资风电项目、阜丰集团在美国北达科他州机场附近买地等等。

但每一次,都遭遇了美国政府的阻碍和干扰,美国国会也开始推动“限制外国实体拥有美国产权”的法案讨论。



相较而言,美国的可口可乐、博通、苹果进入中国,却受到了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各种优待。

由此看来,相信市场,相信制度,激励自由的反而是中国。

不相信市场、不相信制度、反对自由的是美国。

他们禁运芯片,退出WTO,限制中国企业,封杀华为和TikTok,甚至连卖饮料的农夫山泉都不放过。

今天的中国企业出海,正是难在这样的贸易封闭主义。



那么即便如此,为什么农夫山泉还要在美国高价买地,建设水源地呢?

这和农夫山泉一贯的运营思路有关。

农夫山泉96年在千岛湖建厂,就源自于钟睒睒对当地水源地的考察。

坚持水源地建厂、水源地灌装,农夫山泉20多年畅销全国,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优质水源地的把控。



据说在确定每处水源地之前,农夫山泉都要花长达数年的时间,持续跟踪候选水源地,只有经过长期水质检测、水量补给考察、取水可行性报告评估等程序,才能最终确定水源地。

比如农夫山泉的峨眉山工厂从寻找水源、开发到建成投产,前后就花费了六年时间。

由于山区没有路,甚至连像样的平地都没有,建厂的第一批建材还是用骡马队运送上去的。

纳舒厄选址逻辑可能也是如此。

从地图上看,纳舒厄附近有梅里马克河穿过。

这是一条美国东北部河流,源出怀特山脉,向南流入麻萨诸塞州,折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梅里马克河的沿岸,自然风光迷人,水质清澈,水流平稳,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和自己兄弟曾在这条河流上流连忘返了两周的时间:

“当星期一我们进入梅里马克河时,朋友就可以来康科德河岸边采花……”



其实在2023年,网上又有消息,说农夫山泉“计划在美国建厂”。

不过,农夫山泉官方当时对此进行了澄清,说并没有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但公司确实对国际市场保持开放态度,并正在研究相关可能性。

现在看来,这颗“烟雾弹”很可能成真了。

毕竟,一个年营收超千亿的品牌,想要持续增长,必须寻找新的市场。

尤其是作为中国饮用水市场的龙头,农夫山泉应该走出去。

而美国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成熟的零售体系和强大的消费能力。

农夫山泉如果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不仅能提升品牌影响力,还能高屋建瓴,通过在美国的扎根,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注重天然水的开发,而美国消费者也偏好天然水源。

农夫山泉恰好契合了当地的消费习惯。





当然,农夫山泉要想在美国扎稳脚跟,要面临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

美国饮用水市场既有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冰露、百事纯水乐,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巴黎水、依云(许家印之选)等。



要想在美国市场扎根,不仅仅要和美国政府斗智斗勇,还要拿出好的产品,征服消费者。

但无论如何,今天的中国,需要有一个饮品企业站出来,在美国扎根。

瑞幸咖啡已经闯入星巴克的大本营,那么饮用水和茶饮料呢?

对于这种需要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农夫山泉应该挑起这个大梁,让美国人也体验到中国饮料的魅力。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30多年,已经占据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无形之中,也在传递美国的价值观,美国文化。

今天的中国企业,既要向世界要市场,还要让中国品牌,中国的文化走出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