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政策定调积极叠加流动性宽松 证券行业收入盈利或稳步提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证券市场周刊 时间:2025-07-22 18:13:46

2025年年初以来,政策定调积极叠加流动性宽松,政策呵护进一步夯实券商业绩基本盘,主要股票指数与债券指数上升趋势有望延续。2025年二季度,自营与经纪业务仍有支撑,或推动证券行业收入和盈利稳步提升。

本刊特约 杨千/文

2025年二季度,外围贸易扰动影响逐步淡化,资本市场触底反弹,市场情绪修复导致交投热度再度回升。两融余额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同比保持高位。再融资与债权承销规模持续放量,后续科创板成长层增设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新政稳步落地实施有望推动IPO规模修复,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也有望重回增长。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自营与经纪两大条线收入或温和降速,但2025年二季度上市券商业绩仍然有望延续高增势头。整体来看,预计2025年二季度上市券商营业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0%,其中,自营、经纪、资管、信用、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30%、26%、-8%、-6%、20%,归母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20%。

自营和经纪业务平稳增长

具体分业务来看,在自营业务方面,二季度股市触底回升叠加债市走强,自营投资收益率有望保持高位。4月美国挑起“关税战”后陆续与各国展开贸易谈判,中美于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此后重启贸易谈判,避险情绪逐步消退。

2025年一季度末至6月30日,沪深300指数从3887点回升至3936点,年化累计上涨5%。同时,6月中东地缘紧张局势降温,稳定币等主题投资推升市场热度,主要股票指数震荡回升趋势延续。5月7日,央行贯彻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强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2025年二季度,中证综合债净价指数年化累计上涨7%,考虑到当季股债两市向好格局,预计2025年二季度券商自营投资收益率有望保持在3.3%的高位,略高于2025年四季度的2.8%(债市偏强)和2025年一季度的3%(股票结构性牛市),而略低于股债双牛的2024年三季度3.6%的水平,同时较2024二季度有所提升。

根据2025年一季报,43家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同比增长4.8%。2025年完成并购重组的证券公司配套资金募集完毕,同时多家券商定增落地推进,自营与交易投资规模有望扩容。



数据显示,近三个季度(2024年三季度、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券商业绩持续修复,行业净资产规模或稳步回升,自营杠杆与金融投资增速有望持续增长,假设金融投资季度环比增速保持在1.3%左右(近1年环比增速均值)。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二季度自营投资收入同比增长30%,同比增速继续放缓,但仍保持高位。

在经纪业务方面,2025年二季度市场交投热度不减。二季度,外围关税扰动下股市交投热度仍维持高位,6月市场交投热度稳步回升。从成交额来看,二季度当季两市日均股基成交额为1.49万亿元,这一交易额保持在2015年二季度1.67万亿元以来的较高水平,仅相比于2024年四季度的2.07万亿元和 2025年一季度的1.75万亿元有所缩量。2025年二季度,沪深两市当季股基成交总额达到89万亿元,同比增长60%。

2024年四季度与2025年一季度,经纪佣金率同比明显下滑,2025年二季度经纪收入增速或平稳增长。

在佣金率方面,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经纪佣金率(经纪收入/沪深两市股基成交额)从0.0404%下行至0.0332%。2024年四季度佣金率较三季度环比下行0.007个百分点,主要是2024年7月公募基金费改落地实施,导致券商席位租赁收入减少,而2025年一季度环比降幅有所收敛。假设2025年二季度经纪佣金率按此环比降幅小幅下探至0.0327%,同比仍降而对经纪收入增速有一定拖累。综合来看,预测2025年二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其他业务趋势向好

在资管业务方面,截至5月末,证券公司集合资管AUM同比转负,但公募基金净值持续提升。2025年1-4月,证券公司资管规模基本保持稳定,资管AUM在2024年7月达到6.47万亿元的高点后有所回落。5月末,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6.08万亿元,同比下降5.5%,已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且降幅有所扩大。

从资管三类分项来看,2025年5月末,证券公司存续集合资管、单一资管、私募子公司AUM规模分别为3.03万亿元、2.44万亿元、6138亿元。其中,集合资管计划规模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转负;定向资管与私募子公司业务规模同比持续负增长。假设2025年二季度末证券资管AUM保持在5月末的水平,则同比下降约5%。

在公募基金方面,根据iFinD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净值为31.82万亿元,同比增长4%。二季度流动性维持充裕格局,债券市场整体走强,权益市场同样触底回升,后续证券资管与券商系公募基金AUM均有望平稳增长。

2025年二季度管理费率有序调降,资产管理收入或同比回落。在费率方面,随着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推进,首批浮动费率产品正式发行,头部基金公司率先调降ETF等产品管理费率,预计券商系公募基金与证券资管平均费率或有所回落,假设2025年二季度平均费率降至最近1年偏低水平,则二季度资管收入同比下降8%。

在信用业务方面,融资余额环比回落。2025年一季度末,两融余额攀升至1.92万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后受关税战扰动的影响,股市看多情绪收敛,4月末两融余额回落至1.79万亿元,月环比下降7%。而6月至今市场交投热度回升,多头力量修复,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场两融余额规模稳步反弹。截至6月30日,全市场两融余额回升至1.8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5%。

资金利率走低券商息差收入或有所承压。3月末至4月初,贸易摩擦引发避险情绪,债市持续升温。5月初央行降准降息落地,资金利率大幅下行。2025年一季度末至二季度末,R007月均值从1.96%回落至1.65%,GC007从2%回落至1.68%,下行幅度接近30个基点,息差收益率可能仍有压力。假设信用业务平均费率为1.9%,保持在近1年来较低水平,则2025年二季度券商信用收入同比下降约6%。

在投行业务方面,2025年二季度,上市公司IPO规模同比有望回正,再融资规模或大幅放量。在股权方面,2025年前三个月,沪深两市股权承销规模为1467亿元,同比增长56.3%。根据7月7日iFinD统计数据,2025年二季度,A股股权融资规模合计达到5851亿元,同比增逾13倍,IPO与再融资规模均同比增长。其中,再融资承销金额为5649亿元,截至6月末,四家国有大行定向增发5200亿元A股股票补充资本金,对券商再融资规模放量贡献显著;IPO承销金额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35.3%,也实现同比转正。

在债权业务方面,2025年一季度券商债承规模为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公司债、企业债与可交债合计承销8536亿元,同比下降1.6%,可能受一季度利率阶段性回升叠加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的“挤出”效应影响。截至6月30日,2025年二季度券商债权承销规模为3.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公司债、企业债与可交债承销规模环比回升至1.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债承收入有望稳步回升。

承销费率小幅承压,股债融资规模企稳,有望带动券商投行收入修复。根据iFinD统计数据,2025年二季度,证券行业股权承销保荐平均费率为0.31%,股权平均承销费率有所回落,主要是费率较IPO更低的再融资规模大幅放量,且国有大行定增项目承销费率较为优惠。由于二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占比仍然较高,可能也对债承费率带来一定稀释效应,假设债权承销费率保持在0.182%的较低水平,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二季度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20%。

业绩修复有望持续

2025年年初以来政策定调积极,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外部关税冲击下稳市力度加大,中央汇金、社保基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5月以来 央行降准降息呵护流动性,政策定调积极叠加流动性宽松,政策呵护进一步夯实券商业绩基本盘,主要股票指数与债券指数上升趋势有望延续,自营收入或推动证券行业收入和盈利稳步提升。

在投行方面,随着2024年9月“并购六条”和2025年6月上市公司重组新规修改发布,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持续活跃。6月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新设科创板成长层,重启科创板上市第五套标准,科技类企业融资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未来有望持续修复。

券商业绩修复进程有望持续,关注高弹性券商标的。预计2025年二季度上市券商自营与经纪收入或小幅降速,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持续为券商业绩提供支撑,投行收入对业绩的拖累有望减弱。伴随业绩改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的稳步推进,券商净资产规模有望持续增厚,ROE回升趋势或仍未结束。经济基本面反弹和财富效应逐步释放,也有望加速资管业务的修复进程。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头部券商自营、经纪等业务条线龙头地位稳固,在资本市场回暖过程中整体业绩或更为受益,业绩有望持续改善。中型与区域性券商通过并购重组与定增融资,有助于扩大业务布局和规模,实现较高的业绩弹性。

上半年,中国香港股市热度走高,利好内地券商港股相关业务。在一级市场方面,2024年香港交易所全年集资金额为1903亿港元,同比增长26%。股票集资金额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回落后,首次重回增长。截至6月30日,香港交易所新上市公司数量为29家,合计集资2351亿港元,集资额同比增长400%;其中,IPO集资777亿港元,同比大增709%。

在二级市场方面,2024年香港交易所主板与创业板股票换手率触底回升,2024年9月后受政策组合拳的提振,港股换手率大幅提升。2025年2月以来,DeepSeek在全球火爆出圈,推动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2025年前6个月,港股主板与创业板总成交额达到18.20亿港元,同比增长110%。港股一级、二级市场热度走高,有望为内地券商在港投行、经纪等业务提供一定的增量。

在并购重组方面,并购重组交易主线有望延续。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泰君安与海通 证券完成并表,合并后公司规模提升,各业务协同效应有望逐步显现。2月,西部证券股权收购案例获证监会受理。3月,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布交易预案。5月,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控股股东。6月,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股份事项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整体来看,2025年下半年行业并购重组或稳步推进,利好行业整体业绩持续改善。一方面,资源整合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绩修复进程;另一方面也有望推升行业集中度,龙头券商优势有望持续强化,中型与区域性券商也有望实现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扩张。

二季度券商定增稳步推进,补充资本金助力业务扩张。5月16日,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发力另类与私募投资、IT系统建设等,6月已发布审核问询回复报告。

5月29日,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申请获交易所受理,资金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涉及IT及合规风控、另类投资、做市、财富管理、购买证券等。

6月6日,天风证券定增申请获证监会批复同意注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财富管理和投资交易业务。随着上市券商定增的稳步推进,资本金补充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基础,有助于券商做优做大业务规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刊于07月1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