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同办公市场,飞书和钉钉两大巨头如一对宿命冤家你追我赶。从不惜代价争夺客户,到围绕大模型展开竞逐,商战不断。近日,两家“火药味”再度升级,这一次交锋的新故事,始于一张打工人最常用的“AI表格”。
7月8日,钉钉官宣发布了最新AI表格产品,强调“表格即文档”功能,突出了自然语言数据分析、表格自动化流程等AI卖点。这次发布,恰巧赶在了飞书大会的头一天。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叫板”,飞书果断予以回击。
7月9日,飞书同样发布了AI多维表格,并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飞书CEO谢欣宣布,飞书多维表格将登陆腾讯企业微信和钉钉平台,一举打入对手体系。在大会现场,飞书首席商业官林婵公开喊话钉钉,“企业微信的流程都已经走完了,钉钉你们要抓紧啊”。
大会之外,在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谢欣毫不客气地公开“呛”对手——“飞书在多维表格上领先钉钉超过12个月”“他们比较会宣传”“被钉钉撬走的客户数量非常少,基本上是叫不出名字的公司”。
比起前方的“口水战”,两家巨头在水下的客户“挖角”大战更加不留情面,战事持续升级。
为什么是AI表格?
飞书、钉钉的较量并非行业新鲜事,这一次为何会为了一张AI表格擦枪走火?归根到底,在多维表格中加持、升级AI能力,已成为当下协同办公头部公司争夺用户使用习惯的关键。
7月8日的飞书大会上,飞书多维表格负责人施凯文一上台便亮出了最新数据:“飞书多维表格月活即将突破1000万。”
作为多维表格的“先行者”,飞书今年将AI能力作为亮点——单表支持1000万热行(飞书专用名词,指热门、实时变动的数据行),可直接调用DeepSeek和豆包大模型能力。
一位和飞书接触过的软件厂商王伟对《财经天下》说道:“赶在产品上新之前,新版本飞书在内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升级,对代理商也进行了多次培训,其中的重点就是多维表格。”
飞书新版多维表格上线的头一天,钉钉“踩点”发布的AI表格,将其定位于“让每一个单元格都成为AI的入口”,并首次推出了“表格即文档”的功能,将文档融入到数据表中。更新后,表格的应用场景有了进一步拓展 ,既可以写文档,也可以一键查阅信息。
除了发布日期相近,钉钉和飞书对AI表格的定义也默契十足。钉钉认为,“用一张表为千行百业构建智能业务系统”。飞书则提出,“多维表格真正成为业务系统”。
实际上要论创新能力,多维表格、会议转语音等新功能都是飞书率先推出来的,钉钉则是后来者。飞书的多维表格发布于2020年,首次推出就“圈”了不少用户,钉钉的多维表格则上线于2022年年末。
而论功能使用,二者略有差异。钉钉的AI表格强调有80多种强大的字段模板,飞书则强调数据存储能力,单图表可实时分析1000万行数据等。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二者整体趋于相似。
那么,两家企业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AI表格作为竞争热点?王伟认为,“虽然每家企业的业务流程不一样,但多维表格可以做到无需开发人员就能搭建业务系统;且能用最低成本实现和业务流程、数据的高效衔接,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是迫切痛点。”
这已不是飞书和钉钉今年的第一次“开打”。
今年3月,自钉钉创始人无招(本名:陈航)回归后,钉钉的一系列变革围绕AI产品的落地进行。多维表格作为无招“复出”后的第一款重磅AI产品,也被寄予厚望。短短3个月内,钉钉进行了数次版本更新。
4月,钉钉宣布多维表产品功能开放,基础用量不再收费。此后,钉钉又针对电商行业推出了100多个高频模板,紧抓阿里电商的“基本盘”客户。
对于钉钉今年接连打出的“免费牌”,谢欣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如果说钉钉的多维表格完全免费,那我们更是完全免费。其实钉钉的一些收费点变得更严了,但他们比较会宣传”。
对此,一位钉钉大客户经理对《财经天下》说道,“钉钉目前的基础办公功能,如多维表格、云打印的付费点的确放开了,但是该付费的附加功能并没有降价。钉钉主要的收费点,像钉钉专业版、宜搭等,价格还是一样的。”
“挖角”大战愈演愈烈
钉钉与飞书不仅在AI表格上直接交锋,双方围绕着客户间的“挖角”大战也愈演愈烈。
继近几年相继挖来小米、蔚小理、泡泡玛特等大客户“登上”飞书后,近日,飞书又拉了一家关键客户。市场消息称,携程或将全面从自研的Trippal办公软件切换至飞书平台,目前内部多个业务条线已经在试用。
携程内部的Trippal办公软件最早在2016年立项,研发多年后,早已成为携程内部的办公效率平台。如今,从自研多年的协同办公软件,迁移到外采的第三方产品,携程的这一举动也让飞书的大客户名单变得更长。
携程内部员工陈静对《财经天下》表示:目前飞书和Trippal两个软件还在同时使用,有很多东西没有迁移完成,预计8月会正式切换完成。
对于切换原因,她也透露,员工们普遍对飞书文档功能十分赞赏。“携程自研的Trippal也挺好用,但飞书更通用。尤其是知识问答功能,比Trippal好用太多。”
携程只是飞书、钉钉客户“挖角”大战中的一环。据“界面”报道,今年以来,伊芙丽、insta360、好想来等多个零售消费品牌从钉钉迁移至飞书。若从去年算起,珀莱雅、茉莉奶白、银泰集团、罗莱家纺等企业也相继从钉钉迁移到了飞书。
而零售业态作为阿里生态的主航道,一直是钉钉大客户版图中的重要一环。早在2017年,钉钉就开始尝试和淘宝系进行数据打通,针对门店人员进行在线数据化管理搭建。但近两年,这块“香饽饽”也被飞书盯上了。
多家媒体报道称,去年9月,钉钉前总裁叶军曾亲赴伊芙丽总部,要求对方不要迁移到飞书,但还是没能阻止伊芙丽等不少电商零售品牌“更换门庭”。
对于飞书的进攻,王伟对《财经天下》表示,“飞书对业务的理解更深,很早就布局了AI。产品体验也是字节最注重的部分,加之飞书超5000人的团队,让它有了明显的优势——投入大,速度快”。
飞书发布会上,谢欣自信地介绍了一番自家客户群优势:“销量前3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6成在用飞书;茶饮行业,中国有6家上市茶饮品牌,其中有5家在用飞书;美妆行业市值前10的上市国货美妆品牌,有7家在用飞书。”
不过,在大型制造业、大互联网公司等大客户方面,谢欣坦承还有不少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他在采访中以宁德时代举例,“我去拜访都到了,他们老板突然不舒服,不能见人了,就没有见成”。
面对飞书的凶猛攻势,钉钉在“挖角”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界面报道,今年以来,也有百世快递、利尔达、微脉等品牌从飞书迁移至钉钉。为了争夺客户,钉钉在初始报价上大幅低于飞书,主要是通过额外的产品和服务收费,这吸引到了不少价格敏感型客户。
今年6月,钉钉抢先宣布多维表格完全免费,而飞书的多维表格是基础版免费,商业版每人每月收费50~120元。相比之下,飞书的客单价更高。
但从市场占有率方面,双方的较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在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钉钉仍是协同办公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月活跃用户数(MAU)在效率办公赛道中位居首位,且是钉钉连续第四年入选该赛道榜首。
而在大客户方面,钉钉的生态优势仍难以被轻易撼动。
自2020年9月,阿里提出“云钉一体”战略后,大客户对于“云钉一体”的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仍有显著需求。钉钉前总裁叶军就表示,PaaS是目前中大型客户对钉钉的最大诉求。
在大客户定制化方面,钉钉也深度绑定了不少客户。一位从飞书转到钉钉的制造业从业人士许强对《财经天下》说道,“我们初期用的飞书,现在用的是钉钉。中间一度想换回飞书,但发现飞书的本地定制化业务太难用,还是用了钉钉”。
许强说道,“当时我们给飞书团队提了很多需求,要么做不到,要么价格特别高。最典型的比如,我们需要的文档信息保密功能解决不了。本质上我认为,这或许还是因为跟飞书底层的开放性相悖,且团队对接人员大多是销售,服务意识不强”。
最让许强不开心的,还有飞书团队居高临下的服务态度。“和飞书团队沟通时,他们总会强调我们是先进的,好像我们没吃过‘细粮’似的,言语中总有一种优越感。”
但与钉钉的合作,许强认为也并非没有缺陷,“钉钉的本地化定制目前虽然够用,但有点粗糙。比如它的钉钉会议音频转化功能,没有飞书好用,只能说凑合能用”。
“生态矩阵”对决“AIOffice”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钉钉与飞书实际上“吃”的是不同的市场,这也与二者截然不同的“基因”和定位有关。
早期,钉钉以考勤打卡功能为核心,飞书初创时则以文档写作、开放办公见长。这也导致飞书更适合灵活多变、看重团队协作的新兴企业团队;钉钉则更适用于传统管理色彩浓厚的制造业、体系庞大的零售业态,是老板更趁手的管理效率工具。
从管理者风格来看,飞书CEO谢欣与现任钉钉CEO无招也有着相似的强悍个性。作为北大高才生,谢欣早在2014年就加入了字节,更早之前曾在旅游网站酷讯担任CTO,是张一鸣的老同事,也深受其信任。
这也让字节给予谢欣和飞书难得的耐心。谢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内不考虑ROI”“我现在的想法是,基于AI重新设计产品逻辑。站在AI的角度重新想(产品)”。
而作为阿里内部知名的“产品狂人”,无招担负着钉钉要成为阿里AI to B入口的重任,许胜不许败。在回归钉钉后,无招也密集开展了一轮调整举措,誓要用AI再造“钉钉”。
这也让飞书、钉钉这对宿敌,几乎同时站在了AI起跑线上。早在2023年4月,钉钉便启动了智能化战略,接入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去年6月,钉钉再次宣布开放生态,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
飞书也几乎无缝推进了同样的AI变革节奏。2023年4月,飞书推出了交互式AI助手“MY AI”。随后又在11月提出了“AI Ready”目标,并推出了依托大模型能力的“飞书智能伙伴”。
虽然二者拥抱AI的时间点、产品功能似乎高度同质化,但对于AI究竟该如何为协同办公企业赋能这个大命题,钉钉和飞书正走在不同的方向上——钉钉试图形成丰富的AI应用矩阵,飞书的目标则是做“AI时代的Office”。
对无招而言,钉钉想要守住阵地,需要做出能代表自身硬实力的AI创新功能,帮助B端企业解决AI的提效难题。特别是,钉钉和阿里云需要进一步绑定,依托其AI技术支持。今年4月,钉钉推出了“钉钉AI助理”,可深度集成到各类办公应用中。
同时,钉钉又要在大模型开源之上,尽快做大生态。今年以来,钉钉通过开放平台能力,让企业基于钉钉的技术底座,接入自研或第三方AI模型,定制开发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应用,比如钉钉近期便为企业打造了妇科大模型等垂直行业模型。
相比之下,谢欣则表示飞书意在打破传统办公软件边界,用AI重塑工作流程。例如,通过AI深度集成会议、文档、项目管理等场景,将AI功能嵌入企业日常流程里。
今年,字节在AI能力上积攒下的技术实力,也同样体现投射到了飞书面向企业的功能开发中。例如通用Agent“Aily工作助手”、飞书开发平台“飞书妙搭”、飞书开发套件等多款AI新产品相继推出,企业用户可以借此实现自动化的业务部署。
尽管两方打法各不相同,它们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成为AI协同办公领域的霸主。谁能真正帮企业用AI提效、锁住用户的长期习惯,将是钉钉和飞书面前的长久考题。(财经天下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