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外商独资公募高管走马灯,富达基金官宣换帅,公司面临长不大困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新经济e线 时间:2025-07-22 16:31:05

新经济e线

又见外商独资公募高管变动。



7月19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原董事长黄小薏因个人原因卸任董事长一职。

富达基金表示,在黄小薏的领导下,富达在中国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业务取得众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包括获批公募基金牌照,并在极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发行10只公募基金和多个专户产品。

根据安排,李少杰将接任富达基金董事长一职,同时继续履行其在富达国际的现有职责。而近期富达国际已宣布任命孙晨出任富达基金总经理,孙晨将带领团队落实公司的业务策略方针。

新经济e线获悉,今年除富达基金外,还有多家外商独资公募出现了高管人事变动的情况,涉及公司包括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双重困境下的换帅

从公开资料可以得知,此次富达基金高管变动涉及的两人都是资管行业的老将。

据新经济e线了解,黄小薏曾在加拿大道明银行证券公司、Acthop投资公司从事金融分析、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工作;2003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历任华宝基金营运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随后,黄小薏于2022年正式加入富达基金,成为首任总经理;2024年10月,黄小薏接任董事长,并代任总经理一职,直至2025年5月。

另一边,目前接任董事长的李少杰曾任保诚集团亚洲(亚太基金管理)首席执行官助理、美国国际集团商业拓展规划副总监、荷兰银行资产管理战略发展副总裁、摩根大通(美国)业务分析师等职务。2010年3月,李少杰加入富达国际,长期参与并主导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发展。

在产品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富达基金共成立了10只基金(A、C份额合并统计,下同),包括5只主动权益基金、4只债券基金和1只FOF基金,其中有3只为今年成立。规模上,富达基金目前合计管理规模为52.10亿元,尽管旗下产品在今年实现扩容,但相比去年末的68.27亿元,依然出现了23.69%的缩水。

实际上,富达基金在去年底之前成立的7只产品在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下滑。截至7月18日,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在年内的缩水最为严重,从去年末的32.40亿元降至当前的15.51亿元,降幅达到52.15%。而从比例来看,规模降幅最大的是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从去年底的4.05亿元直降至3089.45万元,降幅高达92.38%。除此之外,富达低碳成长、富达悦享红利优选两只产品的规模降幅也分别达到60.04%和60.33%,当前规模分别为8576.80万元和2.21亿元,均已“腰斩”。

而在富达基金今年成立的3只产品中,除了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规模达到5.35亿元之外,富达创新驱动和富达港股通精选规模分别为3748.07万元和1403.69万元,均不足5000万元。

在产品收益方面,整体上看,富达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内回报尚可,但债券基金的表现并不理想。

具体来看,根据Wind统计,截至7月18日,富达传承6个月A和富达悦享红利优选A在年内的回报分别为17.91%和17.20%,在同类产品排名中均已进入前25%;而富达低碳成长A、富达创新驱动A和富达港股通精选A在年内的收益分别为9.01%、8.51%和5.50%。

债基方面,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A、富达裕达纯债A、富达90天持有A、 富达中债0-2年政金债A四只产品的年内收益分别为0.34%、0.26%、0.06%和0.01%,除富达中债0-5年政策性金融债外,其余三只产品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均在倒数10%中,沦为垫底。

外资高管交椅“难坐热”

新经济e线注意到,除富达基金外,今年还有多家外商独资背景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出现了高管变动。

2025年7月17日,摩根基金发布高管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原首席信息官卢蓉于2025年7月1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且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贾建国于同日正式就任首席信息官一职。

根据公开资料,贾建国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曾担任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负责人,此前还在思爱普(SAP)、喜达屋集团亚太区等公司担任多项技术管理职务。

而在稍早的7月7日,贝莱德基金亦发布公告称,刘映洲履新公司副总经理。据了解,刘映洲于2023年3月加入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5月任首席信息官。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监、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顾问

除此之外,今年3月15日,贝莱德基金还发布公告宣布,原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郁蓓华出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原总经理陈剑因个人意愿将淡出公司日常运营,转任公司高级顾问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郁蓓华毕业于复旦大学,自1994年7月起,先后在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近20年。2012年,郁蓓华加盟浦银安盛基金,出任总经理,并于2024年7月份离任。

除去上述两家公司外,宏利基金在今年也发生了高管的变动。

3月8日,宏利基金管理发布公告,任命唐华为首席信息官,任职日期自2025年3月7日起,而原首席信息官高贵鑫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离任日期2025年3月7日。

对于外商独资公募的高管频繁变动,有观点认为,由于外资公募的市场化程度高且拥有全球化背景,高管需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且外资机构高管考核严格,业绩压力或战略调整易导致职位变动。另外,外资机构需要平衡本土化与全球战略,也可能通过频繁调整高管以优化团队结构。

实际上,贝莱德基金也曾在今年3月于公众号上发文表示,过去一年,贝莱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平台建设。贝莱德基金对投资团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调整,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方式并制定出更适合中国基金行业的考核指标,此后,产品表现稳步提升。

但从规模表现来看,截至7月18日,贝莱德基金目前旗下16只产品管理总规模为68.60亿元,对比去年末12只产品的总规模107.85亿元,缩水36.39%。

对比之下,摩根基金和宏利基金在今年则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增长。其中摩根基金今年旗下108只产品的总规模达到1874.45亿元,对比去年末的100只产品,规模小幅增长2.49%;而宏利基金今年管理的72只产品总计规模为955.61亿元,对比去年末的65只产品,规模大幅增长19.88%。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