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张漾从大学毕业,在淘宝上卖家具,一张渲染图,就能收到不少订金。他一度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后来才明白,他不过是坐上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列车。
2019年,列车刹停。他连续推20款新品,无人问津,库存堆到天花板。空闲时间里,他把做家具的边角料锯成一个个小机器人——单纯想着打发打发时间,不让自己闲下来。
没想到,这些小玩意放在车里,成了新能源车车主们装饰的神器。高峰时期,他靠这些由边角料做成的小机器人,一年能卖出几百万元。
两次踩中风口的经历让张漾意识到,成功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的能力有多大,而是你刚好遇见了一个时代。
而普通人的机会也正在于此,大部分人都无法成为引领时代的人,但我们可以顺应时代,在时代的发展中抓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机遇,同样能够创造一番事业。
抓住风口
一个产业的火热,总能同时捧红上下游的不少商品。
2012年的成都,房地产市场高速疯涨,配套的供应链、物流也跟着一路狂飙,各种各样的家具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那一年,张漾从大学毕业,没进写字楼,而是选择了创业做原创设计,日式风格的桌椅,小尺寸床头柜,他把单价压到几百元,专供线上。
回想起来,当时的创业没有任何难度,只要做出来,就能卖出去,年销售额几百万元毫无难度。繁荣场景也历历在目,产品只需要出一张设计图,就能收到消费者的订金,很多人都在问,在哪可以买。
有一年天猫“双11”,他一天卖出了大半年的产量,情绪一度从兴奋变成了崩溃,“一直在和客户协调发货时间,让大家耐心等待,货发完了,人也脱了半层皮”。
只是没想到只过了几年,市场行情便急转直下。
2019年之后,张漾连续推20个新款,没一个款有销量。他第一次完整体验到一个行业的上行、顶点和下行,行业发展周期从书里的曲线,变成了仓库里成堆的库存,现实让他意识到繁荣不可能是一个行业的常态。
2020年疫情暴发,人们被迫困在家里,张漾却闲不住,他把仓库里做家具剩下的边角料,做桌腿切下来的黑胡桃木料,设计成了小机器人,砂纸打磨,涂上木蜡油,放在自己的新车上做摆件,顺手也上架到了店铺里。
没想到家具卖不出去,小机器人却很容易就成了爆款,“家具卖到后面的状态是你怎么努力运营,产品就是无人问津,但是卖小机器人却完全相反,像是顺水行舟,你都不需要太多的动作,产品就能卖得很好”。
这也和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紧密相关。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显著提升。大部分新能源汽车提供内饰选择,推出多种搭配方案,鼓励用户个性化,这也反映到了相关的配件市场上。
在旧的列车停下后,张漾就这样误打误撞,反而抓住了新的风口。
转型探索
张漾将他的第一个小机器人取名为9号机器人,灵感来自于电影《机器人9号》。
他沉迷动漫和科幻电影,脑子里总有些奇思妙想,比如把动漫人物搬到现实。在务实的人眼里,这或许不够脚踏实地,但也正是这种特质,成了他打动小众玩家的秘密武器。
2020年,除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盲盒经济更是重新定义了年轻人的消费逻辑。9号机器人火了之后,张漾紧跟着又推出了8个类似的产品,凑了整整一个系列,将汽车和盲盒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赛道结合了起来,利用盲盒的形式销售汽车摆件。
这一系列不仅带着过去做家具设计的团队转型成功,也让他们在车载好物这一赛道打响了名气,至今都是他店铺里的畅销品。
后来,他又尝试着在小机器人身上加入扩香器,把小机器人别在空调通风口变成车载香薰,让小机器人变得实用起来,以吸引不同的用户群体,同时也开始做停车号码牌,香薰车内挂件等各种不同的样式,扩大产品种类。
他脑子里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一个店铺能放下的产品有限,张漾就开了好几个店铺,每个店铺卖不同的系列,分散获客。
在产品设计上,他也积攒了不少心得。以前做家具生意的时候,客单价高,产品重设计,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细小的瑕疵,反而是转型做汽车摆件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高了很多。
“家具产品是拿来用的,产品偏大,你很难说放到手上细细打量,但是汽车摆件,开车的时候就在视野里,有时候等个红绿灯可能还会把玩一下,如果有瑕疵会特别明显,所以细节一定要做得特别到位。但同时小摆件单价低,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才有可能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张漾告诉我们。
更重要的是,开始做汽车摆件后,张漾团队也更忙了,以前做家具,一个设计可以卖一两年,但现在汽车摆件的流行风格半年可能就要更新一次,必须要跟着市场潮流出新品。
准备下一次转型
除了C端的零售客户,张漾也意外吸引了不少B端的大客户。
很多汽车门店的负责人都曾找过张漾,定制半成品机器人,用来做车主活动,“对于很多汽车门店来说,只要客户能够留下来,就有产生销售的机会”。
他设计的半成品机器人,新手拼装差不多要30分钟,30分钟既能留住客户,也不至于让客户失去耐心。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让张漾陆续拿下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新能源车车企的合作订单,虽然产品单价只有几十元,但一笔大订单的金额往往能达到几万元。
高峰时期,靠着淘宝店和这些大客户,公司的营收能达到数百万元。
但最近几年,市场行情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开启淘汰赛,已经有不少车企资金链断裂退出市场,剩下的也开始降本增效,缩减营销预算,这种活动订单肉眼可见地少了起来。
另一方面,汽车摆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曾经蓝海的市场逐渐卷成了红海,有些商家甚至在赔本赚吆喝。
张漾开始重新思考产品定位。在他看来,小机器人和潮玩很像,属于情绪消费。以前做家具生意的时候,客户是为了功能付费,但对于潮玩,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一个配色又或者是一个表情,就决定购买,所以小机器人的终点最有可能的是潮流玩具。
最近,张漾开始着手准备第三次转型。除了设计汽车摆件,他还尝试着将小机器人系列做成潮玩,基于以前标准的机械齿轮,加入一些更大众的元素,比如更丰富的配色,更可爱的设计,不仅可以放在车里,也可以挂在包上,放在家里。
这几年,生意起起伏伏,但大部分时间里,团队的年营收都能超过100万元。
在张漾看来,变化一直在发生,风口早晚都会过去,我们无法左右大势,但可以在细分领域深耕,小众风格亦能做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