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关于得物的各种“传言”,我们跟厂友聊了聊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磊 大厂青年 时间:2025-07-25 00:05:13

每次跟各家厂友约咖啡,总会聊到一个话题:之前那些从大厂离开的人,后来都去哪儿了?

厂哥盘了盘接触过的厂友,发现换家大厂接着待,还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毕竟在大厂待久了,多少有点路径依赖,而且薪资这块…换个行业真接不住之前的总包。

不过有个趋势挺明显的:就是越来越多厂友开始往小红书、得物这样的企业跑,有人还给这些发展势头很猛的黑马起了个名字——新一线大厂。

把两家放一起,比起小红书,其实本期厂哥更想聊聊得物。这家厂子在外界一直存在着不少声音:

比如,靠着年轻人喜欢的潮鞋起家,在薪资上挺敢给的;又比如节奏挺卷,工作强度不小。

带着这些疑问,正好前几天在上海,约了几位得物的厂友,好好聊了聊,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外面说薪资上,得物是比较舍得给的?到底真不真?

一位得物厂友告诉厂哥,这个属实。

他之前在某大厂待了三年,来了得物,总包跟原来比还涨了些。“得物的奖金发放方式跟其它大厂不同,这边是按季度发放,一年能拿四次。”

按最新激励政策,如果连续高绩效,保底19个月,系数好的话最高能到28个月。

如果绩效是B(最普通的绩效)的话,按12个月基础工资 + 1个月年终奖 + 季度奖金,4次平均绩效B的人,算下来也可以拿到16个月。

总有人说得物卷,具体啥情况?

有一位厂友说的很实在,毕竟电商这赛道竞争激烈,说完全不卷是假的。

在得物上班,活儿肯定不少。包括节奏紧、投入度,这些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一些厂友看来,得物确实有强度,不过不是那种瞎忙,更多是因为业务发展得快,个人有更大的机会。

以前在大厂,有时候为了“表现”,明明事儿干完了还得熬到半夜,纯属内耗…

然后像搞派系,互相抢地盘这种,在得物基本没有。

另外,得物早几年就取消了大小周,遇到项目紧张需要周末加班,会给两倍加班费。

再一个,得物的架构还算稳定,很少看到业务调整,全公司一万来人,这个数字几年了一直没太大变化。

得物内部是怎样一个氛围?

有厂友表示,他感觉氛围还说得过去,当然这个也跟老板风格有关。

这家公司整体挺扁平,没那么多规矩。

以前在大厂,他一周开好几个会,周会、例会、复盘会,光准备材料就耗半天…

到了得物,除了必要的月会,平时很少开会,有事发个文档说清楚就行,省了好多“陪会”“汇报”的时间。

还有一点,整体感觉这个公司还没染上太明显的大厂病,基本没人拽那些“赋能”“闭环”之类的黑话。

得物在上海的互联宝地还有宝龙旭辉两个职场,厂哥这次都去转了下。

跟厂友们聊下来最大的感受是:这公司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其实过去十年,这家公司在电商巨头下,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很好,也做出了差异化。用户规模超过5亿,是现在少数每年还在持续高增长的平台。

公司不靠融资烧钱,业务模式健康,一直持续盈利。

近几年还在持续发力拓类目、拓服务。有实力,还在高速发展,自然舍得也必须为人才投入。

厂哥总结:

总得来看,在薪资竞争力、平台发展潜力、业务稳定性和工作氛围上确实有其吸引大厂人才的地方——

薪资对标一线大厂、激励及时,氛围扁平高效,业务增长带来的发展空间也被不少人看重。

当然,工作强度确实也存在,进去得做好一定准备,得物比较更适合那些有能力,愿意拼,想要在一个上升期平台里,更快拿到确定性回报的人。

标签: 得物 厂友 公司 大厂 薪资 厂哥 业务 平台 高绩效 汇报 氛围 发展潜力 人才 电商 总会 整体 奖金 趋势 黑马 纯属 文档 规模 类目 感觉 总包 名字 内耗 事发 用户 发力 扁平 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