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英特尔公司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通用会计准则每股亏损0.67美元,非通用会计准则每股亏损0.10美元。
从核心财务数据看,英特尔本季度毛利率为27.5%,较去年同期的35.4%大幅下滑7.9个百分点。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38.7%降至29.7%。营业利润率方面亏损24.7%,相比去年同期15.3%的亏损进一步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本季度产生了高达19亿美元的重组费用,这一数字对每股收益造成了0.45美元的负面影响。此外,公司还确认了约8亿美元的资产减值费用和2亿美元的一次性费用,这些非经常性支出显著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
在业务结构调整方面,英特尔展现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公司已完成大部分人员调整计划,员工数量减少约15%,计划年底将员工总数控制在75,000人左右。同时,公司正在优化全球制造业务布局,决定不再推进德国和波兰的项目建设,并计划将哥斯达黎加的封装测试业务整合至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生产基地。
从各业务部门表现来看,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营收79亿美元,同比下降3%;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营收39亿美元,同比增长4%;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同比增长3%。数据中心和AI业务的增长为公司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亮点。
技术创新方面,英特尔推出了三款至强6系列处理器新品,其中至强6776P处理器将应用于英伟达最新一代AI加速系统DGX B300中,这一合作展现了英特尔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此外,Intel 18A制程节点的晶圆已在亚利桑那州工厂启动量产,标志着公司先进制程技术的重要进展。
展望第三季度,英特尔预计营收将在126-136亿美元区间,通用会计准则每股亏损0.24美元,非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为零。这一预期显示公司业绩仍将承压,但亏损幅度有望收窄。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表示,公司在提升执行力与效率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正专注于强化核心产品组合和AI路线图。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则强调,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本效率等举措已产生积极成效。
英特尔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面对AMD、英伟达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挑战,公司通过大规模重组和业务优化,试图重新构建竞争优势。尽管短期内业绩承压明显,但公司在AI、先进制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能否成功完成这轮深度调整,将直接关系到英特尔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长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