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6月支付机构备付金下降203亿元,合规管理仍是关键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北京商报 时间:2025-07-29 22:14:26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最新一期支付机构备付金数据披露。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最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非金融机构存款(即支付机构备付金)为24728.08亿元,较2025年5月的24931.10亿元,下降203.02亿元。


2025年以来,支付机构备付金规模波动变化。2025年1月,在春节假期等因素加持下,备付金一举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909.63亿元,续创历史新高,随后在2月、3月有所回落。而在本次下降前,备付金在4月、5月连续两个月呈现上涨走势。

综合过往数据来看,备付金交存规模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多数时间集中在2.5万亿元左右。2025年1月,当月在春节假期等因素加持下,备付金一举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909.6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期间,非银支付备付金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点。

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6月回落属于备付金规模周期性波动的正常表现。在2025年前几个月,1月受春节前消费和理财需求影响备付金升高,2月、3月因春节后消费需求减弱回落。4月、5月备付金规模又因为"6・18"等电商平台大促前置效应等因素连续回升,到了6月出现下降,这和促销活动结束后资金结算完成、消费需求阶段性减弱的季节性规律相符。

"同时支付机构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政策环境和市场预期的影响,也可能是导致其回落的原因。支付机构可能在合规框架内优化备付金缴存节奏,或者减少高风险业务占比。"王蓬博补充道。

自2019年1月14日以来,支付机构备付金实现100%交存。交存机构数量方面,根据人民银行官网披露的信息,年内已有10张支付牌照被注销,市场剩余支付机构数量缩减至165家。

对于从业机构而言,近年来支付机构因为备付金违规被罚的情况时有发生,备付金管理不容松懈。就在7月2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合规展业的倡议,其中就提到严格遵守《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预付卡销售、充值资金应直接存入备付金账户,客户备付金与预付卡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应严格区分管理。严格按照用户发起的支付指令划转备付金,杜绝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或以备付金为自己或他人担保的行为。

王蓬博表示,从金融风险防控角度看,严格区分备付金与自有资金,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次,要求预付卡销售资金直接存入备付金账户,可防止商户跑路、资金池滥用等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如果不仅仅考虑预付卡机构备付金情况,从整个支付行业来看,备付金规模的变化也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精细化管理备付金,监管部门能更精准地监测资金流向,提升监管效能,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王蓬博预计,备付金规模短期仍会受季节性因素主导呈现波动状态,比如下半年"双11""双12"等购物节会刺激消费,带动支付需求增加,推动备付金规模回升。长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政策红利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态势,B2B支付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再加上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容,备付金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