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吉利智驾“大手术”:极氪团队1300人直接并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5-08-05 22:18:55

从品牌到技术,吉利集团“一个吉利”的整合速度正在加速。



吴迪 摄

智驾团队整合

近日,吉利宣布对旗下智能驾驶团队进行深度整合,极氪智驾团队(ZID)约1300人整体并入千里科技,smart智驾团队约100人可选择转岗至千里科技或吉利研究院,而路特斯暂不参与此次调整。

当前吉利研究院有将近1000人,加上迈驰智行的500人团队,完成合并后,重庆千里智驾团队将达到近3000人的规模。

同时,合并的方式有所不同。据知情人士透露,极氪1300人的团队涵盖了算法、软件、硬件、测试等全链条人才。7月30日全员大会通知后,团队成员直接签约千里科技,无需面试。相比之下,smart团队的人才需要通过面试才能进入千里科技或吉利研究院,虽然难度不大,但突如其来的变动还是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对于不愿签约的员工,大概率能拿到“N+1”的补偿。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吉利内部员工求证,对方表示情况属实。

企查查显示,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公司,于今年6月27日正式成立。该公司是千里科技在上市公司之外,与吉利、旷视等合资成立的一家以智驾业务为主体的公司,其中重庆江河启兴、吉利和旷视各占股30%,为公司三大主要股东,路特斯持股5%。

此举旨在破解多品牌技术重复投入难题,加速L2+到L4级智驾功能的场景落地,剑指“2026年实现全场景无接管”的行业目标。整合后,吉利可调用算力达23.5 EFLOPS,训练数据量从原单品牌10亿级跃升至30亿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次整合体现了吉利集团对未来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将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迈驰智行整合进入重庆千里智驾,吉利显然是希望集中资源,打造一个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还能够增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力。

集团合力成“主流”



孙婉秋 摄

如今,千里智驾已经不仅是吉利旗下普通子公司,而是吉利体系统一的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平台载体。

事实上,整合行为并非吉利特立独行,在当前行业竞争压力下,整合统一正逐渐成为“主流”。数据显示,吉利旗下各品牌智驾团队独立作战,2024年的研发投入便达到104.19亿元,占全年营收的4%,同时跨品牌重复开发情况明显(如高速领航功能在多个品牌团队中分别立项),资源浪费明显。

据业内人士分析,迅速聚合资源,避免内部重复研发的消耗,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面对智能驾驶高投入、长周期挑战时的战略转向,从各自为战的“单打独斗”,转向集团内部的“平台聚力”。最好的例子就是比亚迪,当前比亚迪已经设立“迪派智行”统揽全集团智驾研发。

统一智驾这一步,吉利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向外界表明。3月中旬,吉利正式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彼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千里浩瀚’是吉利统一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整个吉利的高阶智驾‘一盘棋’,包括领克,都在‘千里浩瀚’的智驾体系内。我们会进行全面统一,聚焦‘一个智驾’。”

从消息的透露到实操落地,吉利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在此期间,曾主导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深度参与“引望”技术平台构建的关键人物王军加盟,成为千里智驾的“主心骨”。过去几年,华为以“引望”模式向多家车企提供标准化智能解决方案已验证了路径可行性,如今吉利通过千里科技整合极氪、吸纳smart团队,同时任命王军掌权,或是为了复刻“引望”的成功。

难点仍存

即便招揽来经验丰富的王军坐镇,吉利此次对于智驾部门的整合也有难点。

江瀚直言,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找到一个合适的融合点需要时间和智慧。尽管资源整合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但如何确保合并后的运营效率不下降、保持创新活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其所言,团队融合与文化冲突,这是最直接且最艰巨的挑战。极氪ZID团队、smart团队以及原千里科技团队在技术路线、工作流程、决策机制甚至沟通风格上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快速弥合分歧,建立统一、高效、创新的新团队文化,避免内耗,是王军面临的难题。

另一方面,此次融合的智驾团队中,各个品牌的定位不同,其所专注的方向也难免有所冲突,极氪追求先锋科技感,smart定位都市精品。统一的技术平台如何既能满足大规模量产降本增效的需求,又能支撑起不同品牌对智驾体验的独特诉求,也是难题之一。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售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销量72.5万辆,渗透率达到51.4%,其中,搭载“千里浩瀚”系统的银河系列贡献54.8万辆,同比增长232%,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极氪品牌销量9.07万辆,同比增长25%。



左宇 摄

根据规划,2025年,吉利乘用车板块全年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其中新能源目标150万辆,即新能源的渗透率达55%以上。此外,吉利定下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至2027年,整车年销量将超500万辆。

该目标的背后是吉利发布的《台州宣言》,其明确提出要从“战略扩张转向战略整合”。吉利将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驾部门整合后,吉利的“一个吉利”战略又进一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