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的售价调整,既令人感到意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8月5日上午,理想汽车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理想i8将采用统一配置版本,标配即顶配,售价统一为33.98万元。理想汽车表示,超过98%的用户选择了理想i8 Max和Ultra车型,远超预期。用户反馈中,最常提到的问题是车型版本较为复杂,选择困难,且部分高端配置无法选装,尤其是希望将冰箱作为标配,并增加二排屏幕的选装选项。
简而言之,原配置规划中的中配版理想i8 Max现已成为标配,同时售价较一周前的指导价下调了1万元;原本的Ultra版本配置可通过选装实现,车价下调2万元至34.98万元。
理想i8重新调整销售策略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有不少传闻称,i8在正式上市前将推出更具竞争力的销售政策。然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在经历了一系列舆论风波之后,理想i8对SKU进行了重新调整,这一举措几乎等同于当年小鹏G9的二次上市。
重新定价前的理想i8,有一点点内外交困的感觉。
在理想i8上市后的两天,定位相近的乐道L90正式发布。过去一直因性价比不足而备受诟病的蔚来,为L90设定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起售价26.58万元,采用BaaS方案的起售价为17.98万元。
除了友商的步步紧逼,理想i8在配置定义方面也遭受了诸多批评:低配车型缺乏冰箱、彩电,仅配备了欣旺达的电池和地平线芯片;后排大屏仅在顶配车型中提供等。此外,理想MEGA的设计语言在i8上的延续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讨论和批评,甚至有人将i8的造型问题归咎于理想技术能力不足,认为其只能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等方面下功夫。
理想i8的“天崩开局”并未就此结束。由于发布时的碰撞测试视频,理想汽车(专注于乘用车市场)与东风柳汽(专注于商用车市场)几乎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i8上市初期的订单数量必然未能达到预期:尽管理想公司并未主动披露,但多个非官方渠道的信息显示,i8上市一周的大定数量约为6000辆。
对于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6000辆的真实订单已属不错,尤其是考虑到该车型在造型和配置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且其所在的大三排纯电SUV市场尚未有成功先例。然而,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这一成绩与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乐道L90 VS理想i8:李斌听劝,李想悦己》一文中,我曾提到,i8和MEGA一样,带有明显的李想个人标签。“初见理想i8的设计图时,我甚至觉得有些丑陋。然而,越看越觉得这辆车透着高级感,实车比效果图惊艳十倍。”李想在i8的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理想i8上市前夕,李想在微博上写道:“理想i8是一款重新定义纯电SUV的创新产品。无论是类似MPV、跨界车还是Turismo,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一设计能为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如果这一设计能够显著改善纯电SUV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膝部空间和窗户视野,使长辈、孩子和成人都能坐得更加舒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提升续航里程,并确保最安全的车身被动安全结构,那么我们为何不采用这一设计呢?”
这是李想对外界质疑的一次回应,同时也阐述了他坚持这种超前设计风格的原因。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界对李想这一理念的接受度并不高。
这种情况在MEGA上也有所体现。尽管李想多次强调MEGA的先锋理念,但无论是由于负面舆论的影响,还是用户的真实反馈,MEGA的造型至今仍未获得主流消费者的认可。
在与L90的对比中,这种标签感更为显著:L90保持了传统SUV的造型,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轻量化,从而优化能耗表现;尽管i8投入了20亿元进行造型改造,但其设计理念与MEGA依然一脉相承,理想更加注重流线型车身和更低的风阻系数;此外,类MPV的造型虽然提供了更大的车内空间,但并不符合用户对SUV的传统认知和期望。
换言之,尽管受到造型和舆论的影响,MEGA的销量远未达到预期,但李想并未改变自己的理念。即将推出的i8和i6仍然沿用了与MEGA一脉相承的设计风格。理想和李想希望通过i系列的产品,重新定义用户对纯电SUV的认知。
然而,教育用户的成本是巨大的,理想在MEGA之后已难以承受第二款纯电产品表现不佳的影响。
在i8上市后的次日,理想汽车的股价应声下跌,港股开盘即大幅低开,收盘时股价为104.50港元/股,跌幅达12.84%。公司市值因此降至2237亿港元,单日蒸发近330亿港元。与此同时,i8上市当晚,理想汽车的美股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收于27.38美元/股,跌幅为6.20%。
在过去几年中,理想一直充满自豪。
从理想ONE到L系列,理想汽车已成为细分市场的开拓者。正是理想汽车引领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潮流;凭借优异的销量表现,理想汽车成功使那些曾经认为增程技术落后的车企纷纷转投增程阵营。在同期成立的新势力车企中,理想汽车是最早实现稳定盈利的,并且至今仍拥有国内新势力车企中最佳的资金储备和财务表现。
在这一表现的支撑下,李想和理想一度被誉为“微博之王”。除了推出备受行业关注的销量周榜外,在某一时期,李想也频繁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留下了诸如批评竞争对手为“巨婴”、指对手销量微不足道、以及无法收购微博等经典言论。
很难断定之前MEGA和如今i8所遭遇的一系列外部舆论危机是否与理想骄傲的人设直接相关。
尽管面临挑战,理想汽车依然拥有其骄傲的资本:在MEGA车型未能达到预期之后,理想迅速推出了L6车型,稳定了整体销量;i8车型上市近一周,尽管造型争议难以平息,公司迅速调整了SKU,尽可能解决了第一版SKU中的问题。
当然,纵观中国车市,新产品首次上市失利的情况下,即便通过降价、改配或改名上市,也很难扭转其低迷的销量表现;唯一的例外或许是问界M7。这款上市初期表现平平的产品,在华为强大的技术能力和高效支持下,重新成为连续月销破万的爆款产品。
在正式交付前进行“二次上市”的理想i8,能否打破常规仍需观察。然而,理想迅速作出的调整已经引起了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就在i8宣布调整SKU后的两小时内,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迅速发表文章,其观点包括:乐道L90在交付仅三天内,销量达到了理想L9和L8一周总和的1.6倍;蔚来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拥有深厚积累,非首次涉足纯电车型的品牌难以匹敌;乐道L90的价格极具诚意,配置也十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