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10万价格20万级品质、欧洲销冠的技术反攻从MG4开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易车 时间:2025-08-21 18:11:48

前不久,上汽MG以一场颇具国际视野与技术深度的预售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全新MG4。外界普遍认为,这不仅是一款新车的亮相,更是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又一次战略亮剑。

在《一品汽车》看来,上汽MG4全球战略发布,象征着其以技术自研、设计突围与生态共创为基础,定义中国新能源出海新范式。从底层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生态,到全球化设计语言与用户文化构建,MG正在以一套高度系统化的打法,重新定义“中国品牌全球车”的内涵。

为探寻其背后发展的深层意义,我们也与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以及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进行专访,一探这家欧洲销冠车企如何打响本土反攻。

组织革命:架构重组,为新能源转型奠定基础

事实上,2024年夏天开始,上汽集团便启动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度改革。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等核心单元整合为“大乘用车”事业板块,同步推进人事调整,穿透研发、营销等核心链条。这场改革的目标明确:打破条线分割,为新能源转型扫清组织壁垒,抢占产业变革先机。

改革效果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上汽集团累计实现整车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终端零售销量突破256.7万辆,继续领跑整个汽车行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前七个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这一数据印证了自主品牌已成为上汽绝对的增长引擎。

谈及品牌发展之际,俞经民也表示,全新MG4也搭载了许多中国科技,是一款注定销量走高的产品,尽管全新MG4车型不大,但它蕴含了我们对用户的敬意以及我们的心愿。即使它的基本用途是代步,但它不仅仅是一辆代步车。购买后不会后悔,请尽快下单,否则可能会后悔。

在《一品汽车》看来,上汽高管对MG4寄予厚望,这款产品的销售表现同样没有令人失望。当下短短半个月其预售订单便已突破20000台,其中500台先行者计划在4分36秒内抢购一空。足以见得,全新MG4不仅是一款新车的成功,更是上汽集团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

技术突围:半固态电池与智能生态的并行突破

聚焦当下,上汽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00亿元,获2.6万项专利,形成“七大技术底座”。这种投入在全新MG4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清陶总经理李峥在专访中首次透露该电池液体成分仅占5%,远超行业现有水平。当前主流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40-250Wh/kg,磷酸铁锂为180Wh/kg;而锂离子电池理论极限为700Wh/kg,半固态/固态电池是唯一可行路径。

“电解液是当前电池系统的‘天花板’,而上汽清陶正在亲手凿穿它。”李峥指出,全固态电池尤其是硫化物路线仍存安全隐患。而上汽清陶的核心优势在于两点:底层材料创新与整车-零部件深度协同。

智能化领域,上汽与OPPO的合作始于五年前,俞经民表示:“OPPO智行肯定处于行业第一阵营,是领先的,并且会持续领先。”这种开放态度,背后是上汽多年来自研ICCOA架构底层的技术底气与生态自信。

设计哲学: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谈及年轻用户颇为看重的设计风尚之际,MG品牌总设计师邵景峰坦言,MG4的设计“过于收敛”,在海外受欢迎的第一代“小钢炮”风格在国内并未完全延续。他指出了全球化品牌面临的核心挑战:中外审美差异极大。

但他也强调,MG的设计必须坚持传承与个性:“MG起源于车库文化,代表创造力、改造精神与非主流态度。”Cyberster耗时六年打磨出的设计语言,正在逐步形成MG家族的基因脉络。

“销量是短期的商业指标,而设计是长期的品牌资产。MG不做市场的附庸,而要成为风格的定义者。”邵景峰道出了MG在设计上的坚持。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这种平衡策略取得了实效,2025年1-7月,MG在欧洲市场交付超18万辆,稳居中国品牌销量榜首。这份成绩单已经跳出中国品牌“低价走量”的传统路径。

市场战略:拒绝内卷,用技术长板穿透红海

面对市场内卷化的竞争趋势,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明确表示,MG4不会采取“配置对齐+降价”的内卷策略。相反,MG选择在用户关注点上多付出10%,在技术长板上多投入100%。CTB技术、一体化热管理、半固态电池等都是MG4的差异化竞争力所在。陈萃强调:“我们要做的不是又一台‘好车’,而是一台‘MG车’。”

与此同时,上汽的全球化战略已进入3.0阶段。目前,上汽产品已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5个“五万辆”级(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南亚)海外区域市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

这种成功源于深度的本地化运营,例如在马来西亚,上汽的右舵版本配件本地化率做到八成以上,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在《一品汽车》看来,纵然海外市场高奏凯歌,但面对关税等不利政策,MG仍需强化在中国市场的势能,确保在必要时能够成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第二支撑。

写在最后:

面对市场汹涌而至的技术竞争趋势,上汽集团深知,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包揽所有技术创新。2025年2月,上汽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仅两月后便联合发布全新品牌“尚界”。4月,上汽又与OPPO深化战略合作,计划将车机互融产品全面植入旗下各品牌车型。Momenta、大疆、地平线等智驾领域的“硬核玩家”均已纳入其合作版图。

这种开放合作策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上汽集团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以来上汽单月销量实现同比“七连涨”。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品牌价值的提升,作为欧洲销冠车企,MG已经开启本土发攻,MG4首当其冲正在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标签: MG4 名爵MG4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