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中国家庭,还缺一辆旅行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虎嗅APP 时间:2025-08-22 22:18:49


过去二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基本由两种车型定义:轿车和SUV。

然而中国车市正在起变化,“新实用主义”开始席卷,年轻用户消费观呈现“以理性消费为基,为感性价值买单”特点。据调研,73.5%的用户会只买需要的东西,63.2%的调研用户希望车很有个性,44.9%的用户希望车很智能。

随着年轻用户消费观的改变,以及出行场景更为丰富,一种“既要又要”的用车需求成为新能源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消费者既要轿车的优雅和舒适,又要SUV的运动和通用性。

上述痛点形成了困扰中国汽车市场的隐形矛盾。

新能源时代让矛盾更突出

在燃油车时代,“既要又要”的矛盾并不突出,因为那时候是工程师定义汽车,用户的选择空间相对有限。

而新能源汽车的到来颠覆了上述格局。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对汽车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更加注重汽车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户需要的是“全场景出行伙伴”。例如,用户希望汽车能够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大尺寸屏幕、舒适的座椅等配置,以满足他们在出行过程中的娱乐、办公、社交等需求。

新能源车的出现,提高了消费者的经济性阈值。当电费远低于油费的时候,SUV的高能耗劣势被放大:短续航与频繁补能,降低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背后是经济发展、社会观念和技术进步共同的作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在当下时代,经济基础有了显著提升,过去“奢侈”的旅行,如今逐渐成为普通家庭的常态化选择。

后疫情时代出现了“补偿性出游”热潮,尤其是自然类、户外类目的地更受青睐。同时,现在消费者更重视健康和家庭凝聚力,许多家庭将出游视为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家庭韧性的方式。旅游研究院2024国民休闲专项调查显示,76%受访者认为休闲重要或非常重要,碎片化时间被更积极用于城市漫步、运动、微度假。

这说明,“休闲即生活”成为常态,“通勤与周末一车打尽”的产品更契合消费者需求。而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都显得力不从心。市场对多场景车型的需求不断走高,旅行车再度进入消费者的选择之中。

其实,更早用车的海外市场,旅行车已经成为重要门类。例如在美国,2023年和2024年Subaru Outback年销量均超16万台。在欧洲,沃尔沃V60和V90,依然是热门车型之一,成为欧洲消费者高效通勤和长途出行必不可少的选择。

根据中汽中心的数据,国内旅行车市场已经连续增长4年,发展到2024年超过17万辆。这些案例都说明,当消费者需求变得多元的时候,那些符合多场景需求的车型必然会成为消费者购车重要选择,其规模效应完全可以显现。

尝试已开始,但没人跑出来

当然,市场不是没有尝试。很多年前一些豪华平台曾引入过旅行车,例如奔驰C旅行版,沃尔沃V90等,过高的价格让旅行车难以普及。而燃油车长途出行的不经济性让当时消费者难以接受。

进入新能源时代,新能源平台的“短前后悬、长轴距”设计,能进一步放大车内空间。例如,后备箱容积普遍在500-1000L(后排座椅放倒后),可轻松容纳婴儿车、露营装备、行李箱等,完美契合家庭出游、户外露营等需求。


而且新能源旅行车既延续了燃油旅行车兼顾实用与格调的核心优势,又通过新能源属性叠加了“低成本、科技感、环保标签”,完美契合当代消费者对多元生活方式的追求。

从极氪001,到蔚来ET5T,不少国内新能源企业纷纷入局,将新能源旅行车作为争夺新能源市场销量的重要车型。

这些车型一上市,便受到了早起尝鲜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情况。然而随着消费者体验增加,消费者也注意到旅行车是介于轿车和SUV之间的产品,而非简单的轿车拉长,他们需要一台更加全面的旅行车。

因此,当消费者重新审视产品之后,发现自身需求与现有产品存在不匹配时,部分产品销量便开始出现下滑。

当下消费者需要一种“新实用主义”的产品,它不仅满足装得多,更兼顾开得爽、长得有格调。这种“全能性”恰好契合当代家庭“一车多用”的需求(日常通勤+周末露营+长途自驾),让汽车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升级为生活方式载体,推动消费理念从“面子消费”向“里子消费”转变。

因此,这台车需要具有旅行车的范儿,又要有轿车和SUV的优势,还能具备智能化的内核。谁能提供这样的产品,谁就能拿下更多市场。

享界S9T的全能解法

面对上述需求,享界S9T做了一次大胆的革新。

放弃从轿车改款的思路,重新定义产品逻辑,希望打造一款能让喜欢轿车舒适性的用户满意,又让喜欢大空间SUV用户舒心,还能兼具出行各场景的车型。

革新不是完全颠覆,而是按照当下消费需求来打造新产品。wagon的优雅、轿车的操控、SUV的装载三大要素必须面面俱到,智能化、高安全、长续航必须样样齐全。


设计理念上,以享界S9T为代表的国产设计,改变了欧美的审美习惯,将修长车身和大后备箱完美结合,1.32倍宽高比和2倍轮高比凸显了中国人想要的大气。

在操控性方面,享界S9T必须达到轿车水平。为此,享界搭配了全新华为途灵底盘,充分使用了尊界同款的全域六合一架构后,分散的六大控制系统都整合到一个中央大脑。超智能的“大脑”能自主学习,配合五档可调节的空气悬架,可以做到随速自动调节高度,在爬坡时,特别是面对非铺装路面的陡坡,较高的离地间隙可以避免底盘被刮擦,使车辆能够更轻松地通过。

在装载能力上,享界S9T努力对标SUV的装载能力,要做最能装的旅行车。从储物空间来看,全车拥有30个空间,包括压缩机冷暖箱、副驾加密储物格、前/后备箱、尾门挂钩、后备箱车门隐藏挂钩等。

在今年卷前备箱的市场氛围中,享界S9T提供38升的超大容积前备箱,可以实现双击打开功能。在后备箱上,最大容积可达660升,如将后排座椅一键放倒,最大拓展空间达1677L。

除了机械能力外,智能化是新时代旅行车的重要标准。毕竟旅行车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多场景用车需求,而智能化是提升场景适配能力的关键。而华为在ICT的深度技术积累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

此外,S9T的智驾能力更是达到了鸿蒙智行的旗舰水平。旅行车用户常进行长途自驾,要缓解驾驶疲劳感,尤其是享界S9T纯电版可跑801km,增程版综合续航最长可达1305km。这种长续航场景下,智能辅助驾驶就极为关键。享界S9T首搭HUAWEI ADS4,拥有36个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升级。这套系统强在不挑路况,能够实现城市和高速皆是王者表现。

在城区和户外场景中智能化还能拓展场景实用性。例如智能投影巨幕系统2.0、全新Maglink Mini后排控制屏,配合掀背式尾门,可以在户外打造专属电影院。在城市通勤中,鸿蒙智能座舱的全景智慧交互,可以做到手机车机无缝衔接,中控屏、副驾屏等支持多屏分享,充分满足通勤过程中的娱乐、办公需求。


除了常见的功能点外,作为一款全场景的车,享界S9T在细节上也做到了智能化。例如,标配6个智慧电动门,能在双手被占用时自动感应开启,在狭窄车位中智能调节开合角度,既保障乘客上下车的安全,又避免剐蹭。以科技豪华,让出行多一份优雅。

这样一台全新设计的产品是否切中了消费者需求,市场给予了回应。8月18日,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开启预售,预售价32.8万元起,1小时预定单突破1万台,打破中国新能源旅行车订单记录。

此外,享界S9T仅用了24小时,小订就突破了2万台,稳定增长的表现证明了享界S9T的破圈后劲十足。享界S9T携华为生态+北汽制造的双重势能,有望在30万级智能旅行车市场树立新标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全球最畅销的两款德系豪华品牌旅行车,2024年在中国销量分别为2104辆和4068辆。享界S9T的一天销量超过德系两款旅行车在华两年的销量。对比新能源市场之前爆款旅行车月均2000-5000的销量来说,享界S9T也创造了新的记录。


享界S9T的热度打破了“旅行车在中国无市场”的旧认知。它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不只是让旅行车重获关注,更体现了中国车企正从跟随者转变为“定义新赛道”的质变。

一台既实用又好玩的车,既能满足旅行车爱好者,也能吸引轿车、SUV用户,真正把市场从小圈层拓展到大众。尤其是此前愿意购买SUV来彰显个性的年轻群体,面对更加有个性和户外范儿的旅行车,更能切中他们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享界S9T的销量证明这不是传统旅行车的复兴和回归,而是一次契合当下生活方式的品类新定义。作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它承载的不是跟随,而是开拓。以旅行车为基石,用智能化构建了科技时代的豪华质感,例如智能化的驾控,科技豪华的座舱,用智能重构了豪华,让旅行车不止于旅行。

前段时间,余总亲自内蒙测试车辆,也看得出他的决心,是开拓,是冲锋。鸿蒙智行和享界品牌此前打造的品牌势能,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享界S9半数客户来自BBA,给予享界S9T这样的新品类强有力的支撑。

这些底气也让享界S9T敢于和外资豪车进行竞争,可以说,这不只是一次车型突破,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跃迁。以智能化重构豪华、以场景定义品类,中国汽车正走出一条有别于欧美的新道路,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24698.html?f=wyxwapp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