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林长波:200亿砸向MPV,东风柳汽要打一场“价值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磊 易车 时间:2025-08-24 10:18:55

20万内唯一中大型插混MPV星海V9越享系列的上市,不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是这家拥有71年历史的老牌车企全面新能源转型的宣言。

“东风柳汽是一家拥有71年历史、66年造车历程的企业,因此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底蕴深厚的传统企业。但同时,我们更是一家拥抱变革的新势力企业。”在8月21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上市发布会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接受采访时如此定义自己的企业。

2025年8月21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以补贴后14.99万元起的价格,成为20万内唯一中大型插混MPV。这款车的推出,体现了东风柳汽对当前汽车市场的深刻思考与战略布局。

Part.01

不追风口,回归造车本源

在当前极度“内卷”的汽车市场中,林长波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他表示,许多企业为了追逐短期流量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过度营销、虚假宣传,各种魔术营销、花式营销层出不穷。

“但对于东风风行而言,我们不会选择这条路。”林长波坚定地说,“我们的策略是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整合优质资源,致力于在各个细分领域打造单项冠军,再以这些单项冠军为基石,支撑东风风行最终成为一个综合性冠军。”

这种战略思路直接体现在星海V9的产品定位上。通过对10000名家庭用户、中小业主及泛退休人群的深度调研,东风风行精准识别出20万内MPV市场的五大需求缺口,并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方案。

林长波认为,企业未来的竞争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谁掌握了用户。“谁掌握了用户,谁能将产品和品牌植入用户心智,并成为其首选的前三个选项、乃至唯一选项,这是所有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都必须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Part.02

技术长板,构建差异化优势

在技术布局上,东风柳汽有着清晰的思路。林长波介绍,公司在乘用车的技术长板打造上,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空间技术。“大空间技术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林长波表示,“因为我们做MPV25年,针对空间使用和空间场景有很多经验”,星海V9越享系列在15-20万级区间,长宽高的物理空间本身就够大,得房率也同级第一。

二是在节能和效率方面的技术。林长波判断,再过3-5年,新能源车可能会回归到像燃油车一样对节能、热效率更加关注。星海V9搭载的马赫双擎混动系统,实现了CLTC纯电续航里程2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5.27L、综合续航1300km三项同级第一。

三是智能化技术。通过供应链的合作,集成导入相关技术,东风柳汽与华为、大疆、腾讯等合作伙伴有密切接触。“现在的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们正在通过东风集团和地方政府做项目建设的储备。”

Part.03

龙行工程,五年投入200亿

面对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东风柳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龙行工程”。林长波透露,这个五年规划的总投资在200-300亿之间。

资金构成包括:东风柳汽自身计划投入约100亿;母公司东风集团和两级政府提供了约45亿元的资本与资源支持;同时,还将带动供应链伙伴进行约40-50亿元的近地化投资。

“龙行工程”将打造“4个1”:一批核心有竞争力的产品;一批导入及自主自研形成专利的核心技术;一批本地化的核心产业链;一批生态合作伙伴。

在产品规划上,商用车领域将推出约30个新产品;乘用车MPV+SUV领域约有15款产品逐步推向市场。林长波透露:“我们会把新能源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的相应资源导入到柳州,包括华为、大疆这类企业的相关资源都会在柳州建立智能制造基地。”

Part.04

海外战略,再造一个东风柳汽

为应对国内的“红海”竞争,东风柳汽早已全球化布局。林长波介绍,目前已进入80国,拥有120家渠道和4家KD工厂。未来3-5年,目标是将网络扩展至100多个国家、200家渠道和10家KD工厂。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实现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坚实基础。”

在东风集团的“4+2”出口体系中,只有东风柳汽是单列的品牌,这也体现出集团对东风柳汽出口事业的重视和肯定。东风集团未来五年海外出口计划超过100万辆,其中期望东风柳汽贡献20%-25%,即20万-25万辆的规模。

但林长波有更高目标:“从我们自己的角度,也针对海外市场发布了‘乘风双擎2030计划’,我们想追求更高的目标,希望做得比集团对我们的期望更好。我们希望未来5-6年,在海外出口超过30万辆。”

Part.05

用户洞察,精准定位市场空白

“我们从去年启动对保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甚至包括友商的竞品客户,大概做了10000个样本调研。”东风风行星海V9产品总监陈正宇在专访中透露。

调研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市场空白: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业主或政府用车开始接受中大型MPV,但市场上插混中大型MPV的价格基本在30万元以上。那些原本想购买插混MPV的消费者,由于没有合适的选择,只能先选择燃油MPV。

陈正宇表示:“基于这个客户调研,我们才认为市场有这种非常大的潜在需求,而且趋势还在放大。”这一洞察直接促成了星海V9越享系列的诞生——一款20万内的中大型插混MPV。

Part.06

MPV战略,专注细分市场

在品牌差异化方面,东风柳汽有清晰定位。林长波表示:“东风风行希望在大众喜爱的MPV赛道进行深耕,我们会更加注重家庭用户,更加注重创业者,在这两个赛道和用户方向上运营我们的品牌。”

基于这一战略,东风柳汽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MPV年销量25万辆、行业TOP3的目标。这意味着月销需达到2万多台。

陈正宇透露了星海V9越享系列的销量预期:“第一步是先迈过千台大关,因为现在结合到产量问题,这个月10号左右产品才批量量产,我们预计今年月销量在两三千台的规模。”

为实现长远目标,东风柳汽计划完善产品矩阵。商用MPV方面,在菱智之上做“大菱智”,在菱智之下做“小菱智”。家用MPV方面,计划向下推出中型MPV和小型MPV,形成产品矩阵。“中型MPV可能面向10-14万价位,再小一些的面向8-10万价位,这两款车的未来销量规划会比星海V9更大。”林长波透露。

Part.07

用户思维,安全为第一标准

在谈到如何将“安全的DNA”与用户思维相结合时,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品牌)办副主任李娜表示:“我们从商用车发展到乘用车领域一直把‘品质’和‘安全’放在造车理念的第一位。”

星海V9越享系列在安全方面做了全方位考量:包含8项功能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及360°超清全景影像,提供主动安全;荣获“2024中国十佳车身”的五星级安全车身,提供被动安全;拥有四维防护保障的“铠甲电池3.0”,通过132项超高标准测试。

李娜强调:“最终所有的产品设计、功能释放都是以用户的真实体验,切身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不方便不便利的痛点,我们去实现和满足。所以,我们的产品从来都不是‘功能导向’的,而是以用户需求或者我们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导向。”

Part.08

结语

面向未来,林长波表示:“短期流量虽能带来可见的利益和销量,但从长远看对企业发展不利。”

在明星代言和流量营销大行其道的当下,这位车企掌舵人却坚持着最朴素的造车理念:回归造车本源,做好车本身。

也许,正是这种不追逐表面喧嚣,扎扎实实打磨技术、提升产品的“长期主义”,才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真正密码。


标签: 星海V9 东风风行星海V9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