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在扬州大学实验室的灯光下,一张看似普通的试纸正悄然掀起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科技风暴。这张名为“速测安”的致病菌快检试纸,由“纳米噬探”科研团队历经三年攻坚研发而成,其核心的检测技术以国内首创之姿,直指快检市场痛点。
当前致病菌快检市场虽规模庞大,但传统的“先扩后检”流程耗时数日,让食品宝贵的“黄金货架期”在等待中流逝,现有菌检环节慢、贵、费的状况必须扭转。
面对行业困局,这群年轻的食品学子以专业为剑,直刺技术核心。他们调研发现时间主要耗费在致病菌的扩增繁殖环节。对此,他们创新性利用噬菌体主动捕捉细菌的特性,精准识别细菌,通过首创的多组学联用筛选技术,构建起国内最大的噬菌体库。
技术突破不止于此,团队运用定向固定化技术,将筛选出的噬菌体在纳米酶上“尾巴朝外”精密排布,一旦发现致病菌便能瞬间触发反应,将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他们独创的“鸡尾酒协同配伍技术”结合纸基化传感阵列,使试纸可同步精准检测6种致病菌,配合智能比色软件,一举实现了从定性识别到定量检测的飞跃。据介绍,“速测安”致病菌快检试纸,覆盖国标的全部种类病菌,满足食品行业的13个分类菌检的所有要求。
从实验室的潜心钻研到产业一线的落地应用,这项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破壁之力。在上海昊岳,扬州冶春等企业试用表明,出厂检测速度极大提升,为企业极大减少检测费用;在扬州市食药检中心,面对海量检测任务,实现了应检尽检,保障百姓饮食安全。更让扬州东园集团的预制菜产品因快速可靠的检测保障,成功贴上“放心标签”。
这支团队在实验室里完成了数百次迭代与优化。他们以误差为砺石,将挫败作阶梯。从一张试纸的精准狙击,到整个食品检测行业的效能跃升;从一项噬菌体技术的原始创新,到千万级市场的商业验证——他们希望用行动在致病菌检测的疆域,镌刻下属于中国青年的食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