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股价腰斩后业绩又下跌 敷尔佳的医美面膜不“香”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中国商报 时间:2025-08-25 18:29:49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曾凭借“医美面膜”概念红极一时的敷尔佳,如今正经历业绩阵痛。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敷尔佳投入高昂的推广费用未能换来收入增长,线下渠道萎缩,公司主营的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锐减。此外,其还出现了近5年来上半年营收首次下滑和净利润的最大跌幅。

截至8月22日收盘,敷尔佳股价报收27.17元/股,较发行价接近“腰斩”,总市值蒸发超148亿元。

医美面膜业务失速

“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敷尔佳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下降8.15%;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跌48.66%。

其中,敷尔佳的医疗器械类产品营收同比大跌48.07%,这类产品主要包括曾被热捧的“医美面膜”,如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白膜)和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黑膜)等。该公司上市时,曾在招股书中点明,敷尔佳近90%的营业收入来自医疗器械类业务,多个产品的销售额突破亿元。

一位医用敷料产品的区域代理商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医美面膜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而且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很多之前冲着‘医美’两个字来的消费者,现在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医美面膜其实也是妆字号或者二类医疗器械,并没有特殊效果。”

有皮肤科医生曾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很多消费者错误地把“医美面膜”当作日常护肤必需品,这是不恰当的。“医美面膜”并不适合健康皮肤日常使用,就像创可贴应用于伤口患处,而不是随便贴贴。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医美面膜”的监管新规正在来临。2025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对医用敷料产品分类重新划定。有地方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对医用敷料产品的分类重新划定是必然趋势。过去,一些企业打了“擦边球”,将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当作“医美面膜”营销,误导了消费者。新规实施后,这类产品的市场定位将更加清晰。

针对医美面膜销售额下滑及销售合规问题,记者通过邮件向敷尔佳询问,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销售费用占营收近五成

根据财报,敷尔佳的销售费用飙升至4.2亿元,同比上涨39.56%,占营收比例高达48.67%。这意味着敷尔佳每收入1元钱,就有近0.5元花在了营销上。

敷尔佳的高营销投入或主要用于线上渠道。根据财报,敷尔佳上半年的线下渠道收入同比下跌63.99%,仅为1.68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萎缩至19.5%;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7.11%,达到6.95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已超过八成。

公开资料显示,敷尔佳在2024年提出加大直播电商投入,启动“头部直播间合作”“自播内容投放”等动作。

2025年上半年,敷尔佳的宣传和推广费用增速远超营收增速。在财报中,敷尔佳解释,这主要是人员薪酬增加以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宣传推广费投入所致。

与营销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研发投入仅为2332.65万元,研发费用率为2.7%,不及销售费用的零头。截至2025年6月30日,敷尔佳累计已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普通化妆品备案88个,其中2025年备案32个;特殊化妆品注册3个,2025年注册量为0。

有美妆产业分析师表示,未来医美面膜市场将分化成两个方向:一是真正具有医疗器械特性,用于医美术后修复的专业产品;二是针对敏感肌的功能性护肤品。敷尔佳等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加大研发投入,而不只是玩概念和营销。

资本市场频频发出质疑

资本市场对敷尔佳也在观望。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敷尔佳股价持续下跌,相较于发行价累计跌幅超过51%。8月22日,在大盘全线大涨1.45%的背景下,敷尔佳股价逆市下跌1.38%,显示资金正在加速出逃。

有投资者公开质问敷尔佳,公司股价长期大幅低于发行价,管理层有没有市值管理的计划?也有投资者在论坛撰文称,敷尔佳业绩大幅下滑是因为公司销售费用高企,渠道承压和产品单一且降价导致的。若未来其商业模式不更新,股价可能继续探底。针对投资者的问题,记者向敷尔佳求证,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敷尔佳能否在监管收紧、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突围?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