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写在纸巾上的化学式,20年后改写全球抗癌药格局 | 上海科技奖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文汇报 时间:2025-08-26 10:18:37


20年前,在张江一家星巴克咖啡馆,和黄医药现任首席科学官苏慰国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一个化学分子式。没人能想到,那一瞬间的灵感,最终孕育出了一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原创新药——呋喹替尼。

作为中国首个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全链条自主完成的抗肿瘤原创新药,呋喹替尼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批或上市,成为十余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全球首个获批针对所有三种VEGFR的选择性抑制剂,填补了全球市场空白。

今天(8月26日),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凭借“中国一类新药呋喹替尼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和黄医药实验室中,研究人员正在工作

从最迫切的临床需求入手

“那时候在张江、甚至全国,几乎没人敢真正投入创新药研发。”和黄医药高级副总裁范颂华回忆。十几年前,中国新药研发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临床体系滞后、生产工艺落后“三座大山”,靶向治疗等核心赛道更是长期被跨国巨头垄断。

面对重重困难,和黄医药选择从临床需求最迫切的结直肠癌入手。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结直肠癌超过190万例,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高居第三,约三成患者会发生转移。

“那个年代,国内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几乎无药可用,即便有个别进口药,其价格也远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和黄医药执行副总裁崔昳昤说,公司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做出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原创新药。正是这份初心,支撑团队顶住了十余年的高投入、高风险压力。

从2007年在实验室首次合成到2008年正式立项,再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呋喹替尼一路闯关,终于在2018年获批国内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此后,呋喹替尼接连在美国、欧盟、日本等重要市场获批上市,并成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治疗指南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首推方案,实现了从“中国新”到“全球新”的华丽转身。而它走过的每一步,几乎没有先例可循。

三重创新突破,走在规则前面

“不少人觉得‘呋喹替尼’这个名字拗口,但这背后恰恰藏着它的创新密码。”和黄医药高级副总裁戴广袖告诉记者,通过将喹唑啉母核与苯并呋喃结构创新结合,团队研发出抑制活性提升6.9倍、脱靶率为零的高选择性抑制剂。

临床试验证实,这个独创的靶向小分子药物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2.7个月、降低35%死亡风险,研究结果相继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柳叶刀》,疗效及安全性获得国际认可。


呋喹替尼

光有好的分子设计还不够,呋喹替尼的临床方案同样极具前瞻性。范颂华介绍,早在2013年,团队就创新性地采用“随机对照、剂量优化的临床方案”,以此确定的治疗剂量应用于后续全球的临床开发——这一方法比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发布的同类指导原则整整早了9年。

“不是监管要求我们怎么做,而是我们自己先看到问题、提出方案。”崔昳昤直言,真正的前瞻性创新必须走在规则前面。

为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患者真正能吃上的好药,团队自主研发出一整套绿色、高效、可控的生产体系:首创“三步一锅法”合成工艺,实现结晶产能扩大12倍,纯化过程有毒有害溶剂使用量减少90%。

对患者来说,呋喹替尼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延长,更是生存质量的提升。范颂华说,许多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历多线化疗后体力衰竭,继续化疗的心理抵触强烈。呋喹替尼作为口服制剂,仅需每天5毫克(1粒)即可控制肿瘤生长,而且安全耐受,让患者能从前序化疗的毒副作用中解脱,获得宝贵的“化疗假期”,为后续治疗赢得窗口与机会。

企业站上创新舞台中央

“能以企业身份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崔昳昤表示,当公司与众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同台竞技,也会忐忑紧张,但更多是自豪,“这说明企业真正走到了创新舞台的中央”。

作为张江最早一批创新药公司,和黄医药自称“张江铁粉”,其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与商业化总部均落户于此,形成“全链条在上海”的发展模式。

如今,呋喹替尼已实现海外技术许可收入超80亿元,2024年海外市场销售额突破2.9亿美元。


位于张江的和黄医药创新药生产基地

据最新发布的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呋喹替尼销售额增长25%,达1.628亿美元,年内有望进一步拓展医保覆盖范围,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作为首个成功闯入欧美日主流市场的中国结直肠癌靶向药,呋喹替尼预计近年内有望形成超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呋喹替尼的11年研发史,是一部中国创新药的突围史。它的成功不仅改写了全球抗癌药格局,其间培育起的国际化团队和技术体系,也为国内创新药企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方案”。

“创新药的成功绝非企业自身所能成就。”戴广袖强调,从资金注入、政策松绑到审评提速,上海全链条创新要素支持,助力国产创新药一路乘风破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