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华为改写行业规则,余承东再次暴击车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易车 时间:2025-08-26 18:35:13

8月下旬的汽车市场彻底被鸿蒙智行点燃。

全新智界S7和R7,以及问界M8纯电版正式发布。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也预告了享界S9T、尚界H5和全新问界M7,尤其是尚界H5将会在9月正式上市,预售价为16.98万元起。

近乎疯狂的节奏开启产品大爆炸,这绝非简单市场热闹。

因为在如此大的阵仗下,鸿蒙智行带来的不止是车,更是一整套智能出行方案。从智驾到智舱,从三电到生态,全部自带华为基因,就像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说的一样——纯血鸿蒙。

如今的消费者,不缺选择,缺的是下意识想到的最优解。而品牌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这场认知争夺战中,为自身在消费者心智中刻下独特印记。

鸿蒙智行,已经成为这样的注脚。鸿蒙智行的胃口和野心都很大,尤其是随着尚界的到来,鸿蒙智行价格从15万到50万级市场都有覆盖。

但消费者就是买账,截至今日,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过 90 万辆新车,连续 14 个月登顶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

当市场预期的确定性愈发强烈,鸿蒙智行不再是潜在的 “变量”,而是撬动广阔增量市场的势能。

而这,更是向整个行业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汽车牌桌上的游戏规则,要被彻底改写了 。

参数正义,降维打击

余承东在“口无遮拦”的阶段频频输出暴言:我们要努力真牛逼,要打击吹牛逼、瞎吹牛逼,要鼓励真牛逼。谈到辅助驾驶能力时,余承东称鸿蒙智行的智能驾驶不仅是第一阵营,更是行业内的第一名。

华为也算是做到了,这半年,鸿蒙智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行业一点技术上的震撼。

而且绝对对得起“那四个字”。

2月的尊界技术发布会,鸿蒙智行一口气公布了数字底盘、主动安全、车载通信、净化座舱、语音交互、电池六大科技,让行业看到了尊界与传统超豪华品牌相比在科技豪华属性上的稀缺性。

这也是鸿蒙智行的强大,真正能打的智驾方案,其实容不得一点偏科。软件、硬件,感知、算法……就像木桶上哪块板子短半截,都有“漏水”的可能性。

华为ADS系统多次实现“行业首发”:2022年率先实现城区NCA商用,2023年实现全向主动安全与“全国都能开”,2024年实现“车位到车位”全程智能领航,2025年的ADS 4,则在这次发布的几界上有了具象的展示。

智界品牌全系车型均标配36感知元件,相比24款,新增1个固态激光雷达、6个车外麦克风、1套“3 分布式”4D 毫米波雷达矩阵,和新增2个4D 毫米波角雷达。随着传感器的升级,全新智界 R7 毫不意外地将搭载 ADS4 领航辅助能力。24 款车型会从 9 月开始,陆续升级至ADS4。

问界M8纯电版除了宣布全系车型即将升级至ADS4外,还针对HUD、车外投影大灯等做特色功能,旨在增加其趣味性。借助与M9 同款的192线激光雷达,尚界H5 将支持 ADS4 辅助驾驶系统,目前给出的预售价和信息点,均说明尚界H5要靠智能化来打出差异化优势。

这些技术底牌,正是鸿蒙智行下半场继续领跑的底气。

更大的“后劲儿”

“让尹总下‘血本’了。”余承东在现场两次表示。

不过尹同跃在现场倒是很敞亮,一直强调智界是奇瑞毫无保留的第一战略优先级品牌。奇瑞集团所有资源向智界倾斜,所有的产品线品牌,都要为智界让道,奇瑞10万员工都期盼和支持智界大卖和成功。如今,华为与奇瑞明确将在智界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和5000人研发团队,并同步调整运营架构,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营。

同样“出血”的还有上汽,余承东现场称上汽的技术让尚界H5的能耗水平,在成本和指标上超越了友商最佳表现。虽然这次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没在现场直接回应,但此前也说过——ALL IN尚界。

下血本的是成本,得到的却是销量扩容,所以这笔账对于车企来说可不亏。

实现销量扩容的关键点,在于分网。5月,智界和享界开启了专网招募,未来都将效仿问界设立独立的销售门店,目前尚界已有1500家经销商加盟。其中有60%来自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40%覆盖三、四线城市新兴市场。

回顾以往,鸿蒙智行的渠道模式演变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从最初赛力斯的私营店、直营店到聚焦问界用户中心的加盟模式,再到多品牌并网运营,又到如今的分网而治。 鸿蒙智行生态的最大优势恰恰在于能够通过多品牌验证不同技术路线的市场反应,再快速推广最成功的方案。

对于奇瑞、上汽、北汽这类在汽车行业深耕数十载的老牌车企而言,这恰恰是他们的“舒适区”,一旦华为放权,相当于把“主场”还给了这些擅长渠道作战的车企,自然会拿出百分百的劲头,在销售赛道上全力突围。

既能让车企在营销中守住自家品牌的 “主场”,讲好品牌故事;又能聚力为鸿蒙智行打响名号,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各得其所的局面,才是对等博弈该有的模样。

而最终、最大的赢家,还是根基稳固的鸿蒙智行。

以爆点,无限逼近临界点

以前华为车BU说过“要做中国的博世”,但现在应该不是了,因为华为从未想过做传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而且博世从未如此深刻地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

在现场,无论是观众对余承东的崇拜呐喊还是产品价格,最直接的感受是鸿蒙智行几乎已经脱离了需要靠堆料来吸引订单的阶段,不再需要证明自己“能用”“好用”,而是“更多人的选择”。

余承东说,预计10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会突破100万大关。

这100万背后的意义,不只是数量本身,就是改写了行业发展的节奏,重塑了整个领域心智的默认规则与固有认知。

除了“五界”,华为,也正在成为那个被车企主动标注、愿意为其背书的名字。从三大央企,到几大国车,几乎你能数得出来的“国家队”车企,都选择了拥抱华为。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在发布会上强调“首发华为乾崑智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

这些名称对于用户进一步达到了“系统可信度”的具象化,用户甚至不需要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只要告诉我是华为智驾,估计就不能差。

这样的认知,会随着尚界的发布进一步加深,上市1小时,尚界H5小订突破25000台。对于尚界的火爆,余承东也是成竹在胸,让上汽准备好足够的产能。

还有,尊界S800 截至今天,上市了 87 天已经收到 12000 个订单了。

估计不用多久,鸿蒙智行可能再次抵达一个全新临界点,大众不会再为“智能驾驶有没有用”反复纠结,行业也无需在“是否要与鸿蒙智行抗衡”的问题上摇摆。

标签: 尚界H5 鸿蒙智行尚界H5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