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首次将8颗模拟卫星送入太空|科技观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8-28 00:23:19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在航天迷都在讨论“星舰”还能不能飞时,当地时间2025年8月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7日7时30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Starship)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从得克萨斯州南部星基地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


spaceX试飞 图据央视新闻

此次试飞标志着SpaceX在可复用火箭技术上的又一重大进展,成功完成了多项关键测试任务,包括太空发动机重新点火和模拟卫星部署等。这次发射不仅克服了前期多次延误的挑战,还为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星舰”作为SpaceX的核心项目,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系统,由超级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和星舰飞船组成,总高度约120米,能够将超过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研发“星舰”的目的是实现完全可复用,显著降低太空飞行成本,支持人类的多行星生活。

多项技术突破

直播画面显示,当晚伴随着轰鸣声发射升空后不久,“星舰”第一级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分离,随后助推器受控脱落并溅落。

随着飞船进入太空,重新点燃发动机,“星舰”进入轨道部署有效载荷,首次将8颗模拟卫星送入太空。“星舰”与SpaceX旗下“星链”业务息息相关。

发射大约一小时后,“星舰”两级均成功溅落指定水域,地面团队鼓掌欢呼。

此次第十次试飞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星舰”的可靠性和多功能性,吸引了全球科技界和航天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这次试飞“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兴奋”,并分享了相关视频和照片,强调团队的努力。

根据SpaceX官方数据,自2023年首次试飞以来,“星舰”已进行多次迭代测试,前九次试飞中虽经历了爆炸、失控旋转和碎片问题等挫折,但每一次都带来了宝贵的数据反馈,帮助工程师优化设计。

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在2024年的几次试飞中,SpaceX成功实现了助推器的软着陆和飞船的轨道飞行,但太空发动机重新点火等高级任务仍面临挑战。此次第十次试飞的顺利进行,体现了SpaceX“快速迭代、从失败中学习”的开发哲学,这也是该公司区别于传统航天机构的独特优势。

第十次试飞有何技术亮点?

此次第十次试飞的重点目标,包括让飞船在太空中部署模拟卫星、在轨道上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以及验证再入大气层时的耐热性能等。这些任务旨在模拟未来实际运营场景,为“星舰”作为卫星发射平台和深空探测工具铺平道路。

首先,模拟卫星部署是本次试飞的核心亮点之一。“星舰”飞船在进入轨道后,成功释放了多个虚拟卫星模拟器,这些模拟器用于测试部署机制的精度和可靠性。SpaceX表示,这一功能未来将支持Starlink卫星网络的批量部署,以及其他商业卫星任务。根据CNN的直播更新,这次部署过程顺利完成,没有出现任何偏差,这标志着“星舰”从单纯的测试平台向实用运载工具转型。

这一成就也回应了批评者对“星舰”可靠性的质疑,此前一些测试中曾出现载荷分离失败的问题。

其次,太空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星舰”飞船搭载的猛禽(Raptor)发动机在真空环境中成功重启,这是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完整演示。该测试验证了发动机在微重力条件下的点火序列、燃料管理以及推力控制,这些是长距离太空旅行(如前往火星)的关键技术。

封面希望记者在发射直播中注意到,发动机重启后,“星舰”进行了姿态调整,并维持稳定轨道约一小时,最终在印度洋预定区域溅落。 这一过程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温度、振动和燃料消耗指标,将用于未来版本的优化。SpaceX在X平台上分享的视频显示,发动机喷射出的蓝色火焰在太空中清晰可见。

此外,“星舰”在返回地球时经历了最大动态压力点(Max Q),外部温度超过2500华氏度(约1370摄氏度),等离子体在飞船表面积聚,形成壮观的火球效应。尽管如此,飞船的热防护系统表现优秀,没有发生结构性损坏。在直播视频中,飞船外壳在高温下保持完整,最终安全溅落。

本次实验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星舰”的整体能力,还为NASA的相关计划提供了支持。据NASA透露,计划在2027年使用“星舰”变体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此次试飞的成功数据将直接融入该项目。SpaceX官方在试飞后发布的总结中强调,这次测试“推动了极限”,并附上了多张照片,展示了从发射到溅落的完整过程。

第十次试飞多次取消

团队两天内完成调试

尽管第十次试飞最终取得成功,但前期准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星舰”原计划于8月24日从得克萨斯州星基地发射,但发射前宣布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具体而言,SpaceX团队检测到推进剂装载系统出现异常,为确保安全而中止任务。据悉,这次 scrubbed(取消)发生在倒计时阶段,避免了潜在风险。 地面系统故障是航天发射中的常见问题,尤其在“星舰”这样复杂的系统中,涉及数千个传感器和阀门。

次日,即8月25日,“星舰”第十次试飞再次尝试,但因天气原因在倒计时40秒时取消。得克萨斯州南部地区当时面临雷暴和强风,天气条件仅为55%有利。SpaceX在X上更新了实时信息,解释称风速超过安全阈值,可能影响助推器分离和轨迹控制。 CNN的直播报道指出,这次取消是连续第二天的延误,引发了部分媒体对SpaceX时间表的质疑,但公司强调安全优先的原则。

经过快速修复和天气改善,8月26日的发射窗口终于开启。当地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东部时间7时30分),“星舰”点火升空。整个发射过程历时约一小时,包括助推器分离、飞船进入轨道、测试执行和双重溅落过程。SpaceX的直播显示,33台猛禽发动机同时点火,产生巨大推力,推动火箭迅速脱离大气层。 助推器在分离后执行翻转机动,返回墨西哥湾,而飞船则继续轨道飞行,完成预定任务。

从24日的故障到26日的成功,团队仅用两天时间完成诊断和调整。马斯克在X上赞扬团队“恭喜整个SpaceX团队完成激动人心的第十次试飞”,并附上了溅落确认的视频。试飞还吸引了众多观众通过YouTube和X直播观看,累计观看量超过百万。

自2019年“星舰”原型机测试以来,SpaceX已投入数十亿美元,经历了从SN系列到当前版本的演进。前几次试飞虽有爆炸事件,但每一步都推动了技术进步。

2023年的首次轨道尝试虽失败,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2024年的测试,则实现了首次软着陆。此次第十次试飞的成功率显著提高,标志着项目进入更成熟阶段。未来,“星舰”将承担更多任务,包括Starlink卫星的批量发射、国际空间站补给,以及潜在的火星探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