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科学大讲堂的成都之答 思考追问不止,创新探索不止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0-25 20:08:51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一堂讲座,一场体验,一脉创新。10月25日,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系列活动之“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成都启幕。来自航空航天、医疗健康、考古文博、农业科研、通信产业等领域的7位科学“大咖”齐聚成都科幻馆。

在这里,观众不仅现场感受到了科学“大咖”的魅力,更亲身体验了成都科技企业带来的前沿科技产品,于互动中领略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活力与潜力,感受这座城市创新创造、追求卓越的强劲脉搏。



中学生提问


活动现场

“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了你。”当《禾下乘凉梦》温暖的旋律响起,来自成都天立教育旗舰校的孩子们相继登台,手捧“稻穗”,用清澈的歌声将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娓娓道来。孩子们的眼神明亮坚定,用稚嫩却真诚的表演,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

“我愿变成一颗恒星,守护海底的蜂鸣。”当《星辰大海》深情的旋律响起,来自成都华爱学校的孩子们缓缓登台,用清澈而坚定的童声,致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致敬中国航天人的付出。

当吴杰缓缓举起手臂向观众敬礼,观众席里,来自棠湖中学“海航班”的孩子们也自发肃然起立,集体回以庄严的敬礼。这一幕,让棠湖中学“海航班”总教官、退役军人廖良开十分动容:“今天这一刻,可以说是中国航天精神最动人的一次代际传递。台上,是已经多年托举中国航天的先锋榜样;台下,是即将接棒空天未来的青春力量。一颗颗航天的种子在此刻破土,一个个飞天的梦想在此时启航。”

成都二中副校长王卡在全程聆听后深有感触:“今天这堂课,不仅是学生们在学习,我们作为教育人,也深受启发。如何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血脉,真正注入年轻一代的心里,这既是一个深刻的教育叩问,更是我们沉甸甸的时代责任。未来我们将把这份感动化为行动,持续全力提升校园科创教育,让‘未来的种子’能够更好地成长为民族栋梁。”

企业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颉也表示,“作为一名能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成都正在形成的科技创新‘场效应’。从‘人造太阳’的能源革命到智慧电网的数字孪生,这座城市不仅为硬核科技提供落地场景,更构建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我们企业在参与成都多项能源科技示范项目的过程中,见证了科学精神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从论文纸变成生产力。这份‘科创新气候’,正是成都最珍贵的城市竞争力。”


孩子们与嘉宾交流

在时代奔涌的浪潮中,成都,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奋进者的姿态,跃升为一座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之“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活动,正是这座城市创新气质与科学精神的一次集中绽放。七位科学“大咖”,他们从稻穗之下走向星空之上,从千年文明迈向未来能源,在成都科幻馆的星云穹顶之下,搭建起一座贯通古今、连接万物的科学阶梯,也为这片土地种下了面向未来的种子。

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传递。在这里,看见成都如何以沃土滋养种子,以开放汇聚英才,以实干诠释“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在这里,也听见成都面对时代叩问的铿锵作答:思考追问不止,创新探索不止,让今日科学的点点微光,成为照亮通往未知长路的星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