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如期到来!
周一的文章中,君临认为AI行情短期见顶,变盘很快就将出现。
理由是:业绩季结束,因业绩飙涨而获得支撑的板块可能因为情绪散去而逐渐退潮。
且A股短期涨得太猛了,本身就有调整的内在需求。
一语成谶,调整从周二就开始了,今天继续,领跌的除了前期主线AI板块,还有预期见顶跑路的军工。
短期来看,这一波调整可能会比之前预期的更大一些。
主要是因为,本周海外股债双杀,风险在加大,让很多资金的观望情绪变得更浓厚了。
这次海外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特朗普和美联储的内斗、美国巡回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违法、国债收益率飙升至7月以来新高、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大幅回落等。
问题林林总总,一句话说不清,但风险确实是变大了。
当然,这些也仅是短期事件性风险,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牛市依旧在,调整后还是可以继续上车的。
在大盘持续被抛售的情况下,这两天比较抗跌的,也恰恰是我周一文章中强调关注的——
半导体、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电池、光伏。
五大板块各有看点,咱们简单讲一下这两天的最新变化。
两极分化很大,前期领涨的AI芯片龙头持续下跌,拉动上涨的主要是一些细分领域个股。
以今天大涨的三只个股为例:
成都华微,是因为发布了全新自研芯片,其研发的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模数转换器),性能超越了同类型的ADI和德州仪器的产品。
东芯股份,8月31日公告拟对上海砺算进行增资,完成后将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占比35.87%,而后者刚刚发布了首款完全自主架构的高性能GPU芯片“7G100”系列及显卡产品。
源杰科技,主营AI光芯片,业绩发布时间较晚,8月30日业绩季最后一天才发,且业绩超预期,中报净利+330%,同时分红慷慨,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一个是技术突破,一个是资本运作,一个是业绩超预期+分红慷慨。
但缺乏集体性趋势机会,可能需要等待下一个产业链突破出现。
板块表现要比半导体更好,主要是因为8月涨得不多,估值性价比就出来了。
且近期利好因素开始逐渐发酵:
第一个,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日~9月9日举行,后续将有一大批创新药成果公开。
这或许仅仅是开始。
9-10月期间,还有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9月10~14日)、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10月17~21日)等关键学术会议陆续举行。
随着各种排行榜、数据、研究成果发布,将推动市场情绪进一步发酵。
第二个,BD出海数据的刺激。
今年二季度创新药行情发酵,核心推动力就是BD数据快速增长。
根据最新统计,1~7月,我国License out(专利授权出海)金额近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60%。
这个趋势其实并没有结束,只是7-8月份AI太热,占据了市场的C位。
而最近,随着AI热潮退去,大额License out交易项目的媒体能见度又开始上升了。
8月19日,荣昌生物公告与参天制药就RC28-E注射液达成授权协议,涉及2.5亿元人民币首付款、最高可达5.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里程碑付款。
8月25日,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宣布合作,后者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获得塔拉妥单抗(Imdelltra,tarlatamab)的特许权使用费权益,百济神州还最高可获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以及其余超额收入。
8月26日,复星医药与英国Sitala达成《许可协议》,授予小分子抑制剂FXS6837等产品的权利,涉及至多1.9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至多4.8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项。
从产业面数据来看,今年创新药板块的业绩仅次于AI,一旦AI情绪退潮,创新药是最有实力接棒的。
昨天下午,人形机器人板块忽然大涨,主要是因为宇树科技宣布四季度申请IPO的利好消息刺激。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的龙头,宇树今年的业绩挺亮眼的,上市后估计也会迎来一波炒作浪潮。
电池板块今天的上涨,主要由亿纬锂能的一条消息拉动。
9月3日,亿纬锂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据公司介绍,成都基地此次下线的“龙泉二号”为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这其实是一条小规模试产线,仅占成都基地一期产能的六分之一,且由于成本较高,主要面向的也是小众高端场景。
另外,国轩高科在最近的业绩交流会中也表示,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
固态电池的炒作今年情绪高涨,但从进展看,今年应该还是处于试产状态,贡献不了业绩。
市场的关注点,应该回到传统电池的扩产上。
光伏今天涨幅领先,多只龙头涨停,原因是昨天多晶硅期货大涨4%。
进一步追溯源头,则跟9月1日港股多晶硅龙头协鑫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两则消息有关。
第一个,是多晶硅企业并购重组计划的最新进展。
协鑫科技首席财务官杨文忠称:“我们相信改革(并购重组)应该很快会有更明确的信息出来。”
其表示,需先确定并购重组方案中公司需承担的资本开支,再决定公司的回购方案,以在总体上管控好公司的现金流。
第二个,对未来多晶硅价格的预期。
协鑫高管表示,自7月以来,监管方面严抓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多晶硅价格快速修复,目前已拉升至行业平均成本线之上。
未来多晶硅行业库存将慢慢下降,价格继续小幅上升,在6-8万元/吨区间运转的可能性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8月底至9月左右可以恢复盈利。
今年上半年,公司中报净亏损17.76亿元,毛利率为-12.21%。
如果能按照预期走的话,下半年光伏板块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整体来看,五大板块都有亮点,不过近期逻辑较硬的,创新药和光伏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