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6 日消息,科技媒体 Notebook Check 昨日(9 月 5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携手 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宣布开发出新型锂金属电池电解质,可让电动汽车充电 12 分钟,续航行驶 500 英里(约 804.7 公里)。
这项新型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宣称彻底解决了电池领域的“枝晶”(Dendrites)问题。
IT之家注:枝晶问题是锂金属电池商业化面临的核心障碍。与主流锂离子电池使用石墨阳极不同,锂金属电池采用纯锂金属阳极,能量密度显著更高,但在充电过程中阳极表面易生长出树枝状锂晶体(即枝晶)。这些枝晶不仅降低电池性能,还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机理研究,发现枝晶生长由“锂金属表面不均匀的界面内聚力”触发。基于这项发现,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种“抑制内聚力的新型液态电解质”,其阴离子结构对锂离子结合亲和力较弱,从而确保锂在阳极上均匀沉积,即便在快速充电过程中也能有效抑制枝晶形成。
在实验室测试中,搭载该电解质的电池在超过 350 次循环中均表现出色,可在 12 分钟内从 5% 电量充至 70%。团队还通过建模验证,高密度电池设计(能量密度达 386 Wh/kg)可在 17 分钟内,完成从 10% 充电到 80%。这一成果为电动汽车的超快充电和超高能量密度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