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快乐猴,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8月29日,快乐猴首店——杭州大关路店正式开业,到目前,已过十日,逐步进入了一个正常营业期。
快乐猴首店的开业日表现是不错的,客流火爆,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快乐猴首店开业日业绩破了40万元。
“原本预估30万,结果销售突破了40万。”
《商业观察家》求证美团,得到回复称,不是很准确。(可能认为破40万这个数值少了)
快乐猴位于杭州湖墅南路的美达丽阳二店则将于9月开业,该店于快乐猴小程序已“上线”。
一
自有品牌
美团快乐猴首店——杭州大关路店开业已过十天时间,浙江,尤其是杭州本地的商超零售业的相关人士,比如超市、便利店等相关人士,差不多都已经于这10天时间现场看过快乐猴首店。
由此,《商业观察家》近日也集中收集整理了一些实体商超行业人士的“观后感”与评价。他们的观点代表行业专业领域的一些看法,但也不排除“视野盲区”(从线下视角出发)与“同行相轻”的因素在里面。
与《商业观察家》看店的观感有所不一样的是,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快乐猴首店,没有感觉到有特别的亮点。
做过超市的人士认为,在硬折扣社区超市赛道里,快乐猴相比较而言,并没有特别的亮点,未来可能还需迭代。
而做更小业态的便利店人士则干脆对《商业观察家》称,个人不太看好,认为其未来会很难。
“我觉得没啥特点,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再想去的理由就是最大的问题。”
快乐猴首店可以看出是“照搬”既有硬折扣社区超市,如奥乐齐、盒马NB而做出的业态,它把硬折扣形态做出来了,但是相比其他硬折扣,可能又显得特点不足,这是行业人士的一些基本观点。
《商业观察家》总结下来,快乐猴“特点”不足,可能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或者说,这两个层面还未展现与“发力”,让外界未能感知到快乐猴的“特点”。
首先,自有品牌的发展。
硬折扣社区超市是精选1000多支SKU高度精选,及自有品牌占比最高的一个业态(8成占比以上)。高度精选就要求必须做自有品牌,通过做好自有品牌带来毛利、带来差异化、带来品效、带来进店理由。否则,有限的SKU就太容易被“覆盖”了,且难以支撑连锁复制模型。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评价一家硬折扣的自有品牌是否做好了,主要有四个基本维度——SKU的占比、层次感(根据品类需求,进行清晰分类,上中下的层次感)、性价比、稳定性。
这四个“维度”能力,在快乐猴首店,其实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可能就是很多行业人士说快乐猴当下特点还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快乐猴首店,自有品牌SKU占比大概在四分之一左右,早前,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快乐猴首店会上线300支SKU,开始时不会太多,但是未来是想往8成占比以上做。
而目前,中国硬折扣超市行业的领导者——奥乐齐的自有品牌SKU占比,达到了9成。
其他三个指标,上中下的层次感——可能由于快乐猴自有品牌体系还未成体系,也没有很明显。
自有品牌性价比——快乐猴自有品牌一些SKU的性价比,在开业初期是有的。但看性价比的关键,是要看其连锁到一定规模后,比如有十多家店以后,能不能卖得便宜,自有品牌性价比还有没有,这才能真正体现其背后的自有品牌技术,与买手能力。
自有品牌的稳定性——由于快乐猴才刚开店,这个能力还没有办法很好评估。
二
到家
本来,快乐猴的一大看点在于美团的即时零售基础设施与能力,“嫁接”到硬折扣赛道,所能带来的模式创新价值。
早前,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美团快乐猴的到家业务与到店业务会做进一步融合。借助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能力基础,快乐猴有可能会在现有的社区业态“店仓合一”模型下,尝试去做进一步的升级、融合与迭代,“比如,通过骑手分拣让门店端履约成本趋为零,‘双位一体’。”
但在快乐猴首店,这块还没有看到。(还没怎么做到家配送)
这可能跟快乐猴才刚进入市场有关,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先做好到店业务。
到家业务需要加最后一公里即配成本,但由于硬折扣定位极端便宜,如果要建立“性价比”的心智,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是以到店业务为主。比如盒马NB之前几乎都是一家100%的线下超市,就没有规模做到家业务。(9月可能全线上线)
同时,硬折扣做到家也需要毛利来覆盖最后一公里即配成本,这就要求有很高的自有品牌占比与自有品牌市场接受度。
否则的话,既无法覆盖即配成本,也无法开展即配业务(由于定位极端便宜,没有高自有品牌占比带来的毛利与定价能力,消费者需要买多少东西才够配送?起送点要怎么设置?硬折扣只经营1000多支SKU,缺乏毛利而提送起送点,那消费者要怎么凑单?)
这可能也是盒马NB之前没有能规模导入即时零售业务,而奥乐齐的线上到家订单却能占比三分之一的原因。(盒马最近宣布停运盒马邻里自提业务,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是要“涨价”,将社区消费者的线上自提低价订单,“转化”成盒马NB的即时零售订单。)
快乐猴未来还需要爬坡。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