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小菜园的性价比和分权模式,揭示了连锁餐饮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局哥
餐观局(ID:Can_guanju)
最近,小菜园在餐饮圈火了!
半年报披露,小菜园的门店数量达到了672家,不出意外年底将突破800家,明年稳稳拿捏1000家规模。
干过餐饮的,和干赔过餐饮的人都知道,在整个餐饮品类中,跟火锅、快餐、小吃、粉面、茶咖等好复制、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类不同,中式正餐是最难干的一个品类。
因为正餐需要煎、炒、烹、炸、炖,且是现点现做,对厨师依赖度极高,菜品也就最难实现标准化。
目前为止,国内正餐品牌除绿茶餐厅以外,开店数量超过600家的只有小菜园,没有之一。其余头部餐饮品牌基本都是止步在300多家。
小菜园能快速从0干到672家直营店,成功的底层逻辑八个字足以概括——性价比、格局、产业链。
01
只有去吃一顿小菜园,你才知道它的性价比现在多哇塞!
前天中午跟俩同事去吃。
鸡汤、辣椒炒肉、芸豆丝炒肉、蒜蓉粉丝虾,三菜一汤外加三碗米饭和一包纸巾,不要299,也不要199,只要188。
▲来源网络
相当于人均客单价62块6毛。服务员还送免费的水果和茶。
在北京,在万达这种一流商圈,吃现点现做20分钟上齐菜的正餐,这个价格太香了,关键还得吃不了兜着走。
要知道,某大厨一份辣椒炒肉都要68,某贝的一份面筋都卖36,就算吃个某村拌饭,点四个肉菜现在也得一百出头,还是快餐的品质和环境。
而其他开在商场里的正餐,三四个人想点到同样的菜品,还要量大好吃不贵,小菜园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属实有点降维打击。
这几年,消费者和餐饮老板都在反复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性价比或极致性价比。
对于多数低客单餐饮品牌的老板来说,性价比就是口味好、价格适当、品质还行、体验过得去。
但站在消费者维度,尤其是z世代年轻人,他们眼里的性价比逻辑远比餐饮老板想地复杂。
比如“局哥”的95后助理大美,他觉得性价比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首先是商家不能把消费者当傻子,必须是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绝对不会为了面子和里子买单。
假设大家都知道一个土豆成本1块钱,炒成一盘醋溜土豆丝卖10块,z世代年轻人会觉得这不是卖得贵,这是在碾压他们智商。打死都不会消费。
如果把1块钱的土豆雕刻成一个拉布布,炸熟后再涂上各种酱料,转头卖20块,他们不但买,还疯狂买。因为提供了情绪价值。
这就是这个时代客群的消费心理,性能和价格必须绝对匹配。
小菜园抓住这种大众餐饮需求,打出了“好吃不贵、上菜快、吃得放心”的性价比招牌,把辣椒炒肉卖到39元,消费者跟某大厨一对比,发现还是小菜园有诚意。
再加相对好的环境和体验,性价比优势即刻显现。
02
每一个餐饮老板前进路上永远都会有两大难题,管人和管事,管人又是最难。
小菜园解决这个难题只用了一招,打开格局,分钱、分权。
▲来源网络
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中,除投资机构和公众股东外,小菜园持股股东只有9人。而实际获得期权的公司股东高达200人。
从创业元老到管几家门店的小区总,很多人都是公司股东。有些人甚至占股可能只有0.01%。
从第一家店到现在,小菜园管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分钱,从几千几万,再到几十万上百万,只要员工干得好,干得优秀,小菜园都舍得分钱。
为了把管人这事变得更简单,最后甚至直接分股权。
小菜园上市后,董事长汪书高实际持股比例已经不足10%,相当于把绝大部分股权都分给了员工。
靠着这种分钱格局,小菜园开出100家用了8年时间,开出200家店时只用了1年时间。
在分权这件事上,格局更大。
小菜园现在的营运总监和供应链总监,分别是当年第一家门店的厨师和配菜工。
200名股东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年一线门店的服务员、厨师、店长等等。
这种言而有信的分权模式,解决了当下连锁餐饮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上下同欲?
所以,别羡慕小菜园今天能成为正餐第一,谁让人家打了格局呢!
03
每个餐饮老板头上都有三座大山,人工成本、食材成本、房租成本。食材成本和品质稳定性又是最头疼的问题。
而连锁品牌食材成本普遍占销售额35%~45%。小菜园的食材成本只有30%,也就是说毛利高达70%。
对于当下严重内卷的餐饮来说,尤其是正餐,这个食材成本结构简直堪称完美。
在正餐55-60元低客单下,小菜园做到高毛利并没有靠传统的供应链逻辑,而是打造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产业链布局。
▲来源网络
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交付消费者的全流程管理,强调效率和成本控制;后者则是整个产业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消费的宏观分工体系,关注产业协同与价值创造。
简单点说,凡是开出千店万店品牌的正经连锁餐饮企业,基本都布局了产业链,而非简单的供应链。
比如蜜雪冰城,从多个种植基地的第一产业,到多个工厂的第二产业,直至覆盖4900多个乡镇的配送网络和5万多家门店的第三产业,完全是一套全产业链运行模式。
再比如刚刚后知后觉的某村拌饭,把总部迁往青岛自建加工厂,全力布局第二产业。因为1800多家店的规模,靠普通供应链支撑,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根本做不到再开出更多门店。
通过产业链布局,小菜园可以去东北跟农户采购五常大米,在安徽定制臭鳜鱼养殖标准,在云南产地直接拉合作种植的芸豆,实现食材100%自采。就连300多辆运输车队都是自己的,根本不给任何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
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产业链中管理出来的成本,可以让利给消费者。
即便将来再降5块钱客单价,依然可以保持高毛利的能力,但对其他正餐品牌来说,可能就是更高的降维打击。
无论小菜园明年开出1000家店,还是未来开出3000家店,一点不用惊讶,产业链协同效应的支撑,开多少店都是顺势而为。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