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传了五天的阿里巴巴重磅业务发布,终于在今日揭晓谜底。
9月10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发布扫街榜,主要分为美食、酒店、景区三类,尤其以线下餐饮商家的榜单为主,此外还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单,比如 “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 等,将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
这也是继饿了么、盒马后,阿里巴巴另一独立业务“纳入”阿里新电商生态。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此次整合旨在加强即时零售领域的协同,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将加强协同,打通资源,饿了么的供应链也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
同时,盒马通过接入88VIP、与淘宝大会员体系联动等方式,融入阿里电商生态。
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在今年曾多次公开表示,阿里已经看到服务业数字化的巨大增长空间,愿意投入500亿元资金,用两到三年时间,去撬动一个十万亿以上规模的“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增量。
这500亿元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研发:包括 AI 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基础设施:即时配送网络、智能仓储、本地生活服务网络等
· 市场培育:用户习惯培养、商家数字化转型支持、消费补贴等
· 生态建设:平台规则制定、标准建立、合作伙伴赋能等
据《晚点》报道,要抓住这样一个市场,阿里除了打造以淘宝为核心的大消费平台,还希望把高德培育成一个可以比肩淘宝的线下入口。阿里内部管理层近期对内明确表示,高德不会被并入淘宝。这次高德的榜单项目,淘宝也没有参与。
虽未进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但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巴巴或正在对旗下曾经相对独立的各业务线有机整合,重塑其电商生态。
又一杀招,还是虚张声势?
要做流量入口,第一步便是如何引流。
扫街榜发布当天,高德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三方面大力度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助力烟火小店客流、交易的双增长。
出行补贴方面,发放价值2亿元专属到店出行补贴券包,包含公交地铁补贴、打车券、加油券等,补贴用户出行成本。
交易补贴方面,将发放9.5亿元消费券,鼓励用户前往烟火好店体验优质服务,包含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等,所有成本由平台承担。
图/《凤凰WEEKLY财经》摄
高德还将通过首页AI推荐、搜索热词推送、导航语音播报等方式,每天为优质烟火小店提供5000万流量的精准曝光,同时提供3000万元平台激励,邀请行业达人帮助小店制作推广内容。
这一系列动作,或是阿里巴巴的一贯打法。
130天前,阿里巴巴上线淘宝闪购,正式加入外卖大战,通过大规模补贴吸引用户,如发放“满25-15”“18元免单”的红包等,补贴重点指向奶茶、餐食等高频场景。
四个月后,在阿里巴巴2026Q1业绩会上,电商集团CEO蒋凡透露,8月份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已达到8000万单,峰值订单达到1.2亿。从用户侧来看,闪购整体月交易买家数已达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200%。在运力规模方面,淘宝闪购日均活跃骑手数达到200万,比4月份增长3倍。
前述动作已让淘宝闪购成为阿里系新增量入口,此次“重磅业务发布”,是否能让高德地图成为可比肩淘宝的线下入口?
实际上,在很多用户眼中,高德地图更多还是用来导航和出行的工具,打开高德,通常是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地。
大部分使用者达到目的地后就会关闭高德,打开另外的本地生活APP,来查看相关店铺信息,以帮助决策。扫街榜能多大程度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还要看后续高德地图的引导和运营。
“高德地图或在流量、业务、数据、技术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亦有观点认为,高德地图从单纯的出行工具转型为集“导航+团购+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丰富的导航场景,未来可以给生态精准导流,带来大量高转化率的订单;在上线自营团购业务后,高德地图与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形成互补,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查看导航信息时,可直接看到附近的团购商家和优惠信息,增加了消费场景。
有些业务不一定非要盈利
这不是阿里首次涉及口碑业务。
口碑网创立于2004年,2009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将口碑网从雅虎中国剥离出来,注入淘宝网,后因业绩下滑停止运营,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2015年6月,阿里集团与蚂蚁金服共同出资60亿元,重启口碑,淘点点也从上市体系中剥离并入口碑;随着阿里收购饿了么后,口碑外卖业务再次在内部被叫停,商家资源向饿了么转移。
2018年,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正式成立,饿了么与口碑平台合并,分别负担外卖和到店业务;2025年3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下的到店业务与高德合并。
口碑在阿里生态中的定位多次变化,从独立发展到与饿了么合并,再到并入高德,缺乏明确且持续的战略方向,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而在今天的发布会现场,高德地图CEO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图/《凤凰WEEKLY财经》摄
这或意味着,阿里巴巴内部对口碑甚至高德地图定位在转换。
2014年,阿里砸10.45亿美元收购高德地图,十年间高德地图均处于亏损状态。也正是这笔“隐性投资”,让高德地图成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必不可少的“数据神经”,即外卖骑手、快递车通过它规划路线,网约车依靠它调度,菜鸟靠它优化物流链路,饿了么抢下分钟级配送,淘宝本地生活订单猛涨。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称高德地图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实际上,有些业务短期不追求盈利,但必须与生态内的盈利板块形成强关联,最终通过整体生态的收益实现价值闭环。”某互联网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核心价值是通过引流、支撑或协同,保障整个业务生态的长期稳定与增长。
其核心作用主要分为两类:
流量入口型:作为生态的“获客引擎”,通过免费服务、高频需求或低价产品吸引用户,再将流量导入生态内的盈利板块(如电商平台的免费比价工具、内容平台的免费资讯板块)。
生态支撑型:作为生态的“基础骨架”,提供底层能力或服务,降低其他盈利板块的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如企业形成统一用户账号体系、物流体系,或为商家提供免费的数据分析工具)。
同作为流量入口的外卖业务,阿里巴巴也有类似考量。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明确将本地生活(含饿了么)定位为“战略性投入业务”,允许阶段性亏损以换取市场份额。
“外卖是本地生活的入口级业务,必须保持市场竞争力。”正如蒋凡在内部会议中曾表示的,我们的投资逻辑并非孤立考量外卖业务本身,而是着眼于其对整个电商生态在短期、中期及长期维度上所产生的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