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5年港股市场火爆异常,国内车企们自然没有错过这次绝佳时机,纷纷南下融资镀金。上半年奇瑞、赛力斯先后递交招股书赴港冲刺,广汽埃安港股IPO的传闻更是从未间断。老牌车企谋求上市,对于投资者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上月底东风集团的一则公告还是让人震惊不已。8月22日东风集团宣布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则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这样的花式操作在国内市场还实属罕见。
该公告发布后,东风集团的“一进一退”重新燃起了投资者的希望,复牌首日股价暴涨70%。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岚图汽车鲜活的生命力无疑符合二级市场的期望,只是如今车市进入生死竞速阶段,岚图汽车能熬过淘汰赛吗?
东风的落寞与寄托
“燃油退场,电车称王”,这八个字或许是近年来国内车市最真实的写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燃油车正在被年轻人抛弃,传统车企们无一例外都遭遇了“滑铁卢”,东风集团也是如此。
2025上半年东风集团汽车销量823911辆,同比下降14.7%。具体来看,东风日产(含英菲尼迪、启辰)、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三大合资品牌销量都出现了20%以上的下滑。
车卖得少了,钱自然没赚多少。今年1—6月东风集团归母净利润0.55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6.8亿元暴跌了91.96%。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东风集团的经营困境早在7年前就初见端倪。
2017年营收1250亿元,无限接近2015年1266亿元的最好成绩;归母净利润140.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到了2018年营收净利却双双下滑,此后东风集团便驶入了慢车道。
2018—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仅为0.27%,归母净利润更是惨淡,从百亿规模掉至1亿元以下。长期低迷的业绩导致东风集团在二级市场上欠缺活力,股价多年来低于10港元/股,近两年甚至跌至5港元以下,早就丧失了融资能力。
如此孱弱的走势,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家国字号企业。当然东风集团近些年也没有闲着,同样向新能源领域发起了攻势。陆续发布了岚图、猛士、奕派、纳米等多个子品牌,其中2019年成立的岚图表现可圈可点。
去年岚图销量89697辆,年内亏损收窄至9000万元。今年上半年销量56120台,同比增长84.8%。自3月以来,岚图已经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岚图今年可能会跨过10万“生死线”跑出规模,实现盈利。
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在竞争激烈的中高端阵营占据一席之地,足以说明岚图的巨大潜力。处于动荡和变革风暴中的东风集团,如今唯一的亮点和拿得出手的便只有岚图。现阶段港股对于东风集团如同鸡肋,还不如顺水推舟送自己的孩子“出道”。
一方面,岚图正处于上升期,登陆港股无疑会大大增加品牌知名度。有了“央企高端新能源第一股”的名头,岚图的品牌价值也会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东风集团私有化退市后便没有了束缚,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略整合,未来还有二进宫的机会。算盘打得非常好,投资者也不亏,可谓是一举三得。那么登上新舞台的岚图会展翅高飞吗?
好产品缺乏好营销
2024年11月14日,随着一辆粉色的岚图知音驶出武汉云峰工厂生产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度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中国一汽、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比亚迪等车企负责人和东风集团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
由此可见,根红苗正的岚图在国家队里的地位可不一般。含着金汤匙出生,背靠A级央企,其他民企新势力都会对岚图另眼相看。在车圈里地位高贵,不过在消费市场,岚图的优势可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如今的消费者,买车看的是谁的产品好,谁的服务佳,谁的性价比高,而不是“拼爹”。换句话说,作为一名新能源汽车新生,岚图想要成功出圈,还需闯过多道关卡。
10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百花齐放,品牌数量多达上百家。10年后的今天存活下来的品牌不到50家,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毫无疑问谁的品牌知名度高,流量大,销量自然差不了。
例如小米凭借品牌光环、米粉的助力,短短几年就把汽车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仅靠一款车型就轻轻松松实现月销2万辆的壮举。好的营销能事半功倍,不仅能凸显产品的闪光点,还会强调品牌的整体特性。
小米的年轻运动、理想的家庭出行、蔚来的智能换电、小鹏的科技先行、零跑的超高性价比,消费者对这几大品牌的理念早就熟稔于心。反观岚图,虽然销量也不错,但消费大众对岚图的品牌认知是有些模糊不清的。
例如提起岚图,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梦想家这款车型,似乎豪华MPV已经成为岚图身上的最大标签。但实际上除了梦想家,还有FREE+、知音、追光三款不同类别的车型。
任何车企不可能仅靠一个爆款车型支撑,全面开花均衡发展才是长久之计。目前定位于中大型轿车市场的追光月销量仅几百台,去年发布的SUV车型知音也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说明在新车营销上岚图的表现是不及格的。
事实上,营销一直是岚图的短板。自2019年成立以来,岚图营销岗位人事变动异常频繁。2023年销售总经理余飞、营销副总监刘展术上任不到一年相继离职。去年底岚图管理层再次进行了调整,邵明峰、杨兵两位80后升任为公司副总经理。
年轻化的团队更清楚用户需要什么。当下岚图的营销理念就是化繁为简,不搞花里胡哨的营销,做好销售和服务体验。此举确实让销量有了巨大提升,不过想要把爆款变为长红,岚图还要闯过技术关口。
强强联合就能突围?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宣传得再好、纸面数据再漂亮,总要靠实战数据说话。在刚刚结束的2025成都车展上,岚图旗下车型悉数登场,并且发布了全新中大型新车追光L。
该款车型搭载岚海智混技术,配备63度大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高达410KM,是全球续航最长的插电混动轿车。值得注意的是,追光L还配备了华为最新的乾崑ADS4.0高阶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5。
车企和科技公司合作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前有大众牵手vivo,后有比亚迪拥抱OPPO,共同的目的都是补足智能化短板,给车机注入灵魂。早在去年1月,岚图就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岚图负责整车设计制造,华为则协助智能化开发。
通过强强联合,岚图加快了智能化转型。身具华为基因,新车不仅能获得流量,还会赢得消费者好感。例如新发售的FREE+已经成功挺进20万-30万元混动SUV销量榜前三。显然岚图和华为短期内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不过长远来看,深度绑定华为不见得是件好事。
2021年时任上汽董事长的陈虹公然拒绝华为的智驾方案,并说出了车史上最著名的言论:若将灵魂交给第三方,上汽将沦为躯体。如今看来,传统车企确实做不好智驾。
岚图和第三方合作没有错,但问题是现在奇瑞、长安、北汽、江淮、广汽、五菱等一票车企都和华为展开了深度合作。岚图很难彰显自身的独特性。
例如享界S9、腾势Z9、阿维塔12、智界S7等中大型车和岚图追光L一样搭载了华为智驾方案。在灵魂相似的情况下,如何说服消费者下单呢?
价格定低了突不出岚图的高端调性,定得太高又恐怕遭遇竞品的偷袭。走豪华商务风或许是追光L的一大卖点,不过当车企都涌入大中型豪华商务车赛道,即使有华为技术加持,追光L的出圈难度也并未减少。
换而言之,如果岚图早一步和华为建立关系,可能会像赛力斯一样被消费者熟知,享尽红利。然而随着华为朋友圈的扩大,想要成功只能靠自己。当然和其他车企一样,岚图也采取了两手准备。
今年4月发布了自研的天元智驾体系,包括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和鲲鹏L3级智能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集群。搭载该架构的岚图“泰山”有望在四季度上市。不过能不能在市场掀起波澜还要静观其变。
结语
岚图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东风集团丰富的造车经验和雄厚的制造底蕴。拥有不断试错的成本,这是民营新势力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反过来,作为“厂二代”的岚图在宣传造势、渠道铺设等方面和“蔚小理”相比还逊色一筹。
登上港股新舞台,岚图不光在国内大幅提升了咖位,同时也向海外市场迈进了一大步。只是上阵杀敌不能勇字当先,更要靠真本事。岚图还需打磨技术和服务,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央企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67109.0143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308544.409万元人民币,并已于2023年完成了Pre-A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