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手机码几行字,说说老罗和西贝的“互撕”。
一)
绝大多数企业是没有能力控制舆论,应对舆论危机的。即使公关能力超一流的企业,比如阿里和小米,一样会在舆论场上翻车。言多必失,企业家无法保证一句错话不说。更何况网络上断章取义是常态。企业越大,总能挑出问题。所以,保持低调,闷声大发财才是企业应该做的。
二)
确实存在一些网红型,流量型企业(家),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成为舆论焦点。普通企业玩不过他们。这些人也不怕攻击,因为他们的黑料太多,比如罗永浩就不怕攻击。他的黑料太多了,多年前就在网上流传。他的粉丝根本不在乎这些黑料。特朗普也类似,黑料太多,反而免疫攻击。对这些人,负面新闻越多,能吸到的流量越多。
三)
普通企业和罗永浩这样的网红在舆论场上对抗,完全不是对手。有句话“你不得不佩服罗永浩的本事,他踩到了狗屎,但他能让狗屎后悔。”
这句话本来是讽刺老罗的,但他却引以为豪,在自己的公开演说中引用了这句话。踩到了狗屎,怎么能让狗屎后悔?第一是比狗屎还臭,第二是自己完全不在乎臭。有人说舆论战需要主动出击,不能自证清白。但与老罗对线,想围魏救赵,揭发罗永浩的黑料,也没这么容易。老罗已经黑得发亮,不怕黑料攻击。
四)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老罗作为消费者吐吐槽,吐槽的内容就算不实,也没啥大不了的。老罗的人设就是吐槽撕逼,咬谁都不算新闻。西贝去回撕老罗,就是“人咬狗”,就是大新闻了。老罗已经躺在车前碰瓷儿了,你还跑过去踢两脚…
五)
西贝开放后厨让媒体拍摄,是觉得自己已经做到很好了,后厨水平在餐饮界数一数二,有信心。我看了视频,西贝后厨确实还不错。
但应对媒体是个专业技能。后厨的厨师经过PR培训吗?你想让媒体说A,媒体舆论却说B。这是常态。
冷冻西兰花本来就是保质期两年,超市买的冷冻西兰花一样保质期是两年。保质期两年不代表放了两年。冷冻蔬菜也不需要放防腐剂。
营养学我不专业,可以参考:
速冻西兰花胡萝卜其实很有营养!
肉类本来就有零下十几度的冻肉,零到四度的冰鲜肉,热鲜肉几种。餐馆用冻肉也正常。我们买的好几百一斤的澳洲和牛,一样是漂洋过海的冻肉,保质期一年起。
西贝觉得很冤枉,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做的正常合理的处理,为啥被舆论口诛笔伐。这就是舆论场的特点。舆论场讲的是情绪,是不讲理的。
六)
自己在家做饭,可以买鲜肉鲜菜。自己动手,保证卫生安全。餐馆吃饭,根本不知道后厨是怎么处理的,卫生风险最大的,反而是街边现炒的有烟火气的馆子。我有几次吃的上吐下泻,都是所谓的现炒特色菜。变质的肉,加上各种调味料后,很难吃出来。君子远庖厨,就是你进了餐馆厨房,就会恶心的吃不下饭。
工业化餐饮,中央厨房配送,反而是卫生风险最低的。在外面吃饭,保质期一两年冻肉的卫生风险低于鲜肉,工业生产的冷冻净菜的风险低于鲜菜。当然,冻肉冻菜可能不好吃。
我西贝吃的少,主要是对西北菜没啥特别爱好。这件事不会影响我吃不吃西贝的决策。市场经济,想吃就吃。
七)
西贝的最佳选择是一开始就不和老罗对着干。低调,降热度。如果是一家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规避风险第一,估计就这么做了。
但西贝创始人还在。对创始人来说,企业是他珍爱的孩子,是他的骄傲。贾国龙是个内蒙人,感觉属于脾气火爆,快意恩仇那种。被老罗攻击,上头忍不了也正常吧。社会需要参差百态,人人都老成持重一潭死水也没意思。我认为西贝的这次的应对是个灾难,但喜欢贾国龙这种直来直去火爆脾气的人。希望西贝能顺利渡过这次危机。
八)
西贝现在咋办?到现在也没特别好的办法。在舆论情绪这个战场已经输了。只能慢慢来。
首先还是要讲科学,向公众解释清楚。冷冻蔬菜和冷冻肉都是很常见的,基本不影响营养,也不需要加防腐剂,好好烹饪也能保证口感。冷冻肉菜不等于预制菜。预制菜也不等于不安全不健康。
第二向公众解释餐饮企业的运营模式,连锁餐饮为了保证质量一致性,必须搞中央厨房配送,按国家规定,中央厨房配送不属于预制菜。商场内餐饮限制也比较多,很多地方不允许明火。
虽然舆论场上讲理没用,但情绪战已经输了,也只能讲讲科学,讲讲理了。情绪总会过去,也会有新的热点。把客观事实说清楚,总不会有错。(西西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