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理想最 “好开” 的车来了!i6 能否撕开纯电市场缺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易车 时间:2025-09-16 14:21:58

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 i6 备受瞩目,它承载着理想开拓纯电市场的期望,性能关注者与车市关注者纷纷聚焦其动态。

理想 i6 定位为五座中大型 SUV,尺寸颇为亮眼,4.95 米的车长与 3 米的轴距,营造出车内 3.3 米的纵向空间,实现 “外紧凑、内宽敞”。其一体式鲨鱼形态搭配上下双色车身,不仅极具运动感,低风阻设计还能有效优化能耗。

动力层面,提供后驱单电机(250kW)与四驱双电机(前 150kW + 后 250kW)两种选择,自研碳化硅电机加持,动力强劲。全系搭载 87 度磷酸铁锂电池,5C 超充技术更是一绝,1 分钟即可补能 500 公里,后驱版 CLTC 续航最高可达 720 公里,解决用户里程与补能焦虑。智能驾驶方面,标配激光雷达,基于 NVIDIA Thor-U 芯片的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 高速 NOA,为出行安全与便捷添砖加瓦。

在操控性上,低重心设计结合 52,014 牛・米 / 度的扭转刚度,部分媒体评价其动态表现超越 Model Y,成为 “理想最好开的车”。配置方面,有声音称其超越 i8,在 NVH 静音等细节功能上更为出色,甚至可能冲击 L7 销量,产品实力不容小觑。

理想 i6 的定价备受关注。主流预测价格在 25 - 30 万元区间,后驱基础版或 25 万起,四驱高配接近 30 万。虽有呼声希望价格下探至 19.98 万吸引流量,但多数分析认为并不可行,理想内部也强调不会因单电机而阉割配置,预计 SKU 精简至 2 - 3 款。

供应链端已为 i6 备货 2.5 万辆 / 月,内部目标接近 3 万辆。若定价合理且产品力得以充分展现,月销破万并持续 3 个月的可能性颇高。

理想 i6 面临着一些争议与挑战。一方面,与 i8 的定位冲突引发热议,i6 五座布局、相近配置且价格更低,被指 “背刺 i8 车主”,可能分流 i8 订单。不过理想回应称,i8 面向六座刚需家庭,i6 主打年轻家庭与个人用户,场景并不重叠。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直接竞品包括特斯拉 Model Y、小米 YU7、小鹏 G7 等。理想需打破消费者固有认知,让大家认可其纯电技术,毕竟此前理想给人的印象多与增程相关,纯电赛道的品牌力亟待验证。同时,消费者对其配置取舍存在疑虑,入门版可能取消空悬、后排屏幕、电吸门等,电池也可能采用欣旺达方案,不过用户普遍期待智驾功能,如激光雷达、Thor 芯片等能全系保留。

从提前体验的反馈来看,媒体普遍对理想 i6 给予 “产品力超预期” 的评价,称赞其为 “理想纯电集大成者”。女性用户对其关注度颇高,只是理想目前尚未针对这一群体展开针对性营销。然而,理想 i8 订单尚未完全交付,可能影响 i6 的提车周期,不过常州工厂获得国家 “5G 工厂” 认证,其智能制造能力为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理想 i6 将于 9 月 26 日正式发布,届时价格与配置组合将最终揭晓。若起售价≤25 万且配置不减,有望成为爆款;若>26 万,则需直面 Model Y、YU7 等强劲对手的激烈竞争。激光雷达、5C 超充、高阶智驾能否下放至入门款,决定了其性价比上限。如何扭转消费者 “纯电理想≠增程替代品” 的观念,更是理想长期面临的挑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理想 i6 如何在纯电市场中破局前行。


标签: 理想i6 理想汽车理想i6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