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美联储终于降息了!但不要上头,这次降息跟去年不一样

IP属地 中国·北京 北向财经 时间:2025-09-18 12:37:17



狼终于来了!就在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官宣降息25个基点,重启降息周期,预计年内还要再降息一到两次。

水龙头已经拧开,1000亿美元将流向市场,这听起来是妥妥的大利好对不对?

但可能有点反直觉,我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千万不要上头,今年这次降息,跟去年降息的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

去年9月份,美联储在长达两年半的加息周期后,终于在9月18日开启降息,全球资本市场久旱逢寒霖,掀起了一场狂欢。

拿中国市场举例,中国当时也立刻跟进了降准降息,还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大招,推动资本市场绝地反击,轰轰烈烈的924行情就此开启,本轮牛市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但今年这次的降息呢?

看似是万众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但实际上,风险跟机会哪个大还不好说,这是因为当前的形势跟去年完全不一样。

具体有何不一样呢?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拆解。

第一个不一样,美联储降息,可以分为预防式降息和衰退式降息两种。

预防式降息,就是经济本身运行良好,但为了预防衰退,提前进行的降息,这种降息对经济就像锦上添花火上浇油,自然是好上加好。

去年9月份的降息,就属于这一类,当时美国的就业市场并没有明显恶化,只是因为美联储成功把通胀从8% 压到了3%以内,降息条件成熟,顺理成章地开启了降息周期。

但今年特朗普上任后,骚操作不断,导致美国通胀重新有了抬头的趋势,美联储因此不得不暂停降息,选择观望。



直到最近几个月,美国就业市场急速恶化,最近三个月的非农数据大幅度下修,几乎是把小数点往前挪了一位。

与此同时,美国通胀并没有好转,已经连续好几个月都不再下降,距离2%的目标依旧遥远,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滞涨危机。

所以对美联储来说,这次降息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先把通胀放一边,保就业要紧。

这种降息显然是衰退式降息,就像病急求医亡羊补牢,但能不能把经济救活是个未知数,这就会带来两个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降息后没能救活美国经济,美国经济继续加速衰退,就可能连累全球经济也陷入衰退,那样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谁也好不了。

第二个风险,因为美国的通胀风险并没有消除,这次降息的连续性就很难确定,如果降息以后,美国通胀又突然失控,美联储就可能又调转枪头,放就业保通胀,接下来的降息预期就会落空,本轮降息周期又一次被打断。



再说第二个不一样,去年美联储降息,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周期,其他国家苦于汇率压力,都已经忍耐高利率很久了,所以在美联储降息后,全球央行纷纷跟进,陪着美联储一起大放水,对全球经济的刺激作用自然更加明显。

可今年呢?其它国家的汇率压力并不大,在特朗普发动全面关税后,美元指数一路走低,已经降到了96左右,其他国家该降息的早就降息了,不会等着美联储,所以这次降息很难像去年一样产生联动效应。

比如欧洲央行,最近一次降息是在今年6月份,当时降了25个基点,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在9月份会按兵不动,下次降息最早也得等今年的12月份了。



第三个不一样,是中国经济目前的刺激路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去年美联储降息之后,中国之所以迅速跟进,是因为在9月份以前,人民币汇率一直在承压。

再加上3年口罩时期,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急需全局性的刺激,所以在美联储降息之后,我们也加大了放水的力度。

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后果,不管是先进产能还是落后产能都雨露均沾,生产是恢复了,但别的问题又出现了,导致当前最急迫的任务,又变成了反内卷,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出清。

所以当前刺激经济的思路,也从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扶持的方向主要就是科创和消费。

比如鼓励中小科创企业上市,让宇树科技、摩尔线程这些黑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前沿科技领域加速突破,带动产业升级。



再比如发放消费贷补贴、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等,就是为了扩大内需,让内循环跑得更稳。

再加上我们现在的利率已经很低了,向下的空间也不大,所以利率工具的使用就会很克制,很难再像去年那样,出现全局性的利好。

最后再总结一下,如果我们的眼光放长远,美联储降息,肯定利好我们的实体经济,但资金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需要比较长的路径,不会立刻就看到效果。

再从短期来看,美国面临着经济衰退和通胀回升的风险,再加上资本市场已经过热,尤其是全球股市基本都处于历史性的高位,这时候聪明钱反而很可能选择兑现,所以有投资理财的朋友,一定不要上头,这时候更应该保持谨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