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陈贞君 蔡泽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动辄数百万的大型科研仪器,往往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兴叹”。如何打破这道“高墙”,让顶尖设备“忙”起来,让企业创新“活”起来?10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会”在河南省科学院举行。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陈贞君:这是河南省科学院举行的“仪器共享、院校协同、赋能产业”系列推介活动——现代医药产业集群专场活动,现场可以说是“高朋满座”,来自全省各地的医药企业代表、研发人员齐聚一堂,在这里寻找能让企业研发“提速换挡”的“神兵利器”。
如果说新药研发是一场漫长的探索,那么高端仪器就是科学家手中最关键的“导航仪”和“显微镜”。本次活动亮点十足:“高端设备路演”,中原美谷、中原药谷等一流科研平台的明星仪器首次集中“走秀”;“权威政策宣讲”,为企业扫清仪器共享的政策盲区;“企业需求对接”,搭建了科研与产业直接对话的“高速通道”;“六大资质展示”,用CMA认证为合作品质“盖章”背书。
河南省科学院学部工作部部长 王静:我们搭建的大型科研仪器服务共享平台,就类似于我们科研设备界的滴滴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并且低成本的找到我们这些尖端的仪器设备。共享的流程、共享的政策、还有包括我们所有的仪器设备资源,以及我们的收费标准都在这个平台上面展示出来,我们现在是公益属性,我们制定了一个按照成本收费的原则,可以方便用户。
“酒香也怕巷子深”。活动的重头戏是实地参观和需求对接。企业代表们走进实验室,零距离接触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设备,与背后的核心技术团队面对面沟通。从“纸上谈兵”到“眼见为实”,合作的桥梁在这里架起。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 副所长 吉蕾:“有几十台大型的共享仪器全都拿出来参展了,几乎全覆盖了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基础研究相关的,很多是共享大型的明星仪器,可能我们全省也是头一份的,涉及到国内也是非常高端的。以及配备的高端的技术服务人员来为企业做服务。这台显微镜它的成本非常高,可能达到了将近500万元,它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的分辨率。”
依莱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石磊:“因为它有一些基础研究的设备是比较贵重,而且操作起来难度也大,一般的企业也缺少资金设备贵重的一般不会购买,高水平的研发人员也很难聘请得到。利用科学院的一些社会平台,如果用经济数字来核算的话,基础的研发设备如果在化妆品行业使用的话,至少应该在几千万的设备投入,每一年应该对企业研发经费的节约的话应该有个几百万。”
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资源孤岛”到“共享平原”。本次现代医药专场活动推出超亿元高端科研设备面向企业开放,为企业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中试试验、到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服务。今年,这样的专场活动还将举办六场,覆盖食品、电子、装备等更多产业集群。
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 李明凤:“这一系列活动可以概括为“破壁、赋能、共生”。破壁,是打破科研院所与市场之间的壁垒;赋能,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共生,是构建一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圈。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一流的科技资源、12个亿的一级资源活起来,为我们全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真正赋能我们的产业发展,支撑实体经济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