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实探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原材料告急、已限制出货、员工将“上四休三”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5-10-19 16:06:26

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出手干预事件产生的影响,如今已传导至生产一线与产业链终端。

10月18日,《》记者实地探访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发现,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之后,就已经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与此同时,有贸易商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

面对困局,母公司闻泰科技(600745.SH)对外回应称,中国区正展开“独立自救”,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客户需求。

但问题是,国内供应链如何真正拉通?

多名贸易商跨省蹲守求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有消息称,安世半导体疑似中断中国区员工薪酬发放、关闭系统权限,同时其产品“缺货涨价”的讨论也在多个平台持续发酵。

安世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业务布局遍布全球。闻泰科技通过多次资本运作,于2020年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根据闻泰科技今年6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表述,公司半导体业务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晶圆厂和封测厂。在国内,该业务在上海、深圳、香港设有研发据点,封装测试厂则位于广东东莞与江苏无锡(在建)。

10月18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位于东莞黄江镇的安世半导体工厂。公开信息显示,该厂是安世半导体旗下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工厂门外,已有部分贸易商及客户聚集。两位从苏州连夜赶来的客户(以下简称“苏州客户”)表示,他们17日凌晨就已抵达工厂。“我们坐高铁过来,在南昌转的车,也有1000多公里了,晚上九点多一下火车就赶过来了,就说‘我们是客户,过来提货的’,但也没办法,就是没货。”

另一位从深圳赶来的贸易商(以下简称“深圳贸易商”)也提到,公司已派员连日蹲守,“没办法,得给客户一个交代,在现场掌握的信息更多些”。他判断,工厂停止出货已超过一周,但生产似未完全停止。

苏州客户透露,厂方仅以“这个情况我们也没办法”等回应,未给出明确说法。据其17日至18日的蹲守来看,18日间偶有货车进出,但无法确认是否为出货车辆,“这两天,很多客户、贸易商过来看真实情况、拍照”。

安世半导体官网显示,其分销商包括嘉华富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月18日,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安世半导体自国庆假期后开始限制出货,当前公司手中安世相关产品库存不多,具体供货情况需分型号来看。至于价格,原厂并没有涨价,但市场上缺物料,价格上涨也不奇怪,公司未来可能也会涨价。

至于“停薪、关闭系统权限”一事,记者在现场询问多位员工,但均未得到证实。

供应链受阻影响已传导至生产端

根据闻泰科技2024年年报,自完成对相关半导体业务的收购后,该业务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已从2019年的第11位稳步上升至第3位,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一。而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的承载平台,便是安世半导体。

这样一家行业头部企业因荷兰政府干预运营而陷入动荡,就此,中国政府部门也采取了措施。根据安世半导体官网消息,2025年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和组件。

事实上,供应链受阻的影响已传导至生产端。一名自称是管理生产效率的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员工介绍,因为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下周起,部分岗位会调整为“上四休三”,同时加班时间也会相应减少,由此前的每月加班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今年以来,我们的订单都是满的,就是原材料的问题。”

仓库端同样出现异常。一名仓库工作人员透露,国庆假期后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里的货是越来越多,生产没有停下来,入货越来越多,仓库都快堆不下了,我们需要把之前放架子上的货,打包到箱子里,再把新的货上到货架上。”

前述深圳贸易商获得的信息,印证了上述情况。他根据与工厂员工的沟通判断,东莞工厂目前仍有一定原材料库存,但供应已出现阶段性紧张。“它产能确实调下来了,因为没有原材料,如果不调调产能,怎么搞原料都不够,不是马上没有,但不够。原材料如果按照现在的这种排班,只能用到12月底。”

半导体行业人士陈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安世半导体的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而东莞工厂承担其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若荷兰与国内相关限制持续,安世半导体欧洲与国内业务切割,双方均将面临困境。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当地时间10月16日发布的声明中表达了担忧。该协会表示,尽管行业已从市场上其他参与者那里采购相同类型的芯片,但特定组件的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需要数月时间,而目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

陈启认为,从行业影响来看,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需等待新供应商通过认证或安世半导体供应链恢复稳定。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供应链“中国化”难在哪?

东莞工厂承担着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是闻泰科技在本次事件中的重要筹码。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支撑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闻泰科技2025年半年报,公司主要区域市场中,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仅为21.72%。

面对荷兰方面的干预,10月18日,闻泰科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称,中国区已启动“独立自救”,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国内客户供应。

在供应链本土化路径上,有观点提出,可以考虑用安世半导体的技术,由闻泰科技控股股东旗下的鼎泰匠芯来代工。

事实上,近年来闻泰科技已在积极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根据公司今年半年报,在中国市场,公司持续提升汽车、工业及消费领域客户份额,积极推进功率分立器件、功率IC及模拟IC的国产替代,并依托控股股东闻天下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完成芯片晶圆工艺平台升级,显著增强产品竞争力,新一代MOS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供应链的“中国化”并非易事。陈启指出,安世半导体的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始终在欧洲。若要真正拉通国内供应链,不能只做封装,必须将设计与制造环节同步引入中国,而这涉及复杂的技术转移,欧洲工厂未必配合。

此外,严格的客户认证也是一大难关。上述深圳贸易商向记者解释,若安世半导体选择更换原材料供应商,按流程也需要客户同意,并且经过验证、生产等流程,“肯定会有影响”。

尽管安世半导体在10月14日的官网声明中表示,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并动员一切资源减轻影响,但关键问题——“何时恢复供货”,目前仍无明确答案。10月18日,关于这一问题,嘉华富昌工作人员亦表示暂不明确,需等待安世半导体原厂进一步通知。

就此次事件进展,10月18日,《》记者联系闻泰科技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在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记者尝试采访公司,但门卫室人员未予转达采访需求。

在陈启看来,此事已超出企业层面,最终解决方案将取决于官方层面的沟通与决策。

标签: 半导体 科技 闻泰 记者 东莞 客户 供应链 工厂 中国 公司 产品 业务 员工 原材料 市场 全球 贸易商 欧洲 行业 信息 上海 仓库 涨价 层面 问题 布局 深圳 小时 功率 中国区 富昌 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