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利润下滑,股价暴涨15%,通用汽车三季报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夏时报 时间:2025-10-23 12:09:04


本报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10月21日,通用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净收入达486亿美元,净利润为13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达6.9%,反映出盈利质量的优化。此外,中国市场连续四个季度的盈利,也为其增长前景增添了砝码。

这份成绩单最直接的反响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财报发出后,通用汽车股价随即暴涨近15%,创下2020年以来的单日最高涨幅。而这一现象背后,是业内对其战略转型的广泛认可。

面对电动车行业补贴退坡、竞争加剧等挑战,通用汽车没有一味冒进,而是果断“踩刹车”,重新审视并放慢了纯电平台的扩张步伐,将资源向更能即时贡献利润的混合动力和传统燃油车型倾斜。这一回归商业本质的决策,不仅帮助公司有效抵御了外部环境的波动,更向市场清晰地传递了“利润优先于规模”的新信号,从而重塑了投资者信心,被视为传统车企在转型阵痛中寻求平衡的一个成功范例。

表面数据“惨淡”

从表面数据看,通用汽车三季度的表现难言出色。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仅为13亿美元,同比暴跌57%;净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6.3%大幅萎缩至2.7%。其北美市场的调整后利润率也从9.7%下滑至6.2%。如此惨淡的利润数据,通常应引发资本市场的抛售。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截然相反。财报发布当日,通用汽车股价一路狂飙,盘中一度暴涨超16%,最终收涨14.86%。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投资者和专业分析师穿透了净利润下滑的表象,看到了更为积极的内部质变。

首先,营收与调整后收益超预期,显示核心业务韧性犹存。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到48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显示出其产品在市场端的强劲吸引力。更关键的是,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2.31美元。这个“调整后”的数据,排除了非经常性项目的干扰,更能反映企业持续经营的盈利能力。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动计提了16亿美元与业务重组相关的特殊费用,这是一次性的“短期阵痛”,而非经营能力的永久性损伤。

其次,中国市场扭亏为盈,地缘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经过一系列重组,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本季度权益收益为80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1.37亿美元,实现了根本性好转。这不仅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利润,更向市场证明,这家全球巨头有能力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关键市场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缓解了投资者对其过度依赖北美市场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发布后,公司全面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通用汽车将2025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期从100—125亿美元上调至120—130亿美元,同时将调整后汽车业务自由现金流预期大幅上调。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致股东函中表示:“得益于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出色的产品阵容,我们再次实现了优异的季度盈利和自由现金流表现。在美国,我们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同期新高,并保持了强劲的利润率;重组后的中国业务再度实现盈利。基于市场表现,我们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彰显了我们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汽车分析师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用的管理层敢于在“利润暴跌”的当口做出如此乐观的预测,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这表明,16亿美元的“学费”花得值,其带来的未来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将远超当期损失。

电动车战线收缩

事实上,这份财报不仅是业绩的总结,更是一份清晰的公司战略转型宣言。通用汽车正从过去被“全电动化”愿景驱动的模式,转向一个更灵活、更务实、以利润和现金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通用汽车本季度战略的核心转变,体现在其对电动车业务的态度上。玛丽·博拉不再公开提及“到2035年仅生产电动车”的目标,转而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业内看来,这一转变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取消了7500美元的电动车税收抵免,导致短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为此,公司果断壮士断腕,计提16亿美元费用用于电动车业务重组,包括工厂转型、出售电池工厂及停止部分车型生产。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坦言,目前仅有约40%的电动车产品能够盈利。公司的目标是通过缩减过剩产能、降低车型复杂度、采用通用部件和新技术,在2026年后逐步减少电动车业务的亏损。这是一种从“不惜代价抢市场”到“精耕细作求盈利”的战略回归,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灵活调整。

在电动车战线收缩的同时,通用汽车在另外两条战线上发起了进击。

一方面,巩固燃油车“现金牛”业务。公司宣布在美国本土工厂投资40亿美元,用于扩产燃油车,并将部分车型的生产从墨西哥回迁至美国。这一举措既抓住了因排放监管放宽而延长的内燃机车辆销售窗口期,又通过本土化生产来规避关税压力。尤其是在美国将“本土制造车辆3.75%的关税抵消政策”延长至2030年后,这一投资的价值更加凸显。通用汽车预计,此举将帮助其抵消约35%的关税冲击,并将全年关税影响预期从40—50亿美元下调至35—45亿美元。

另一方面,加速培育软件与服务新增长点。通用汽车正将自身从一家纯粹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一家软硬件结合的技术公司。其OnStar和Super Cruise等服务已累计带来约20亿美元收入,且毛利率高达约70%。这项高利润业务的快速增长,为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也使其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拥有了区别于传统车企的独特优势。

“短期内,阵痛难免,但通用通过强化燃油车业务确保了现金流,通过软件服务布局了未来,同时以更健康的模式发展电动车。”林述成对记者表示,市场的大力追捧证明,投资者认为这家百年车企正在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战略调整的红利在2026年及之后逐步释放,一个更聚焦、更盈利的通用汽车,或许正从本次财报的“矛盾”数据中走向新生。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