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25顶科论坛开幕,WLA大奖得主:“上海有比获奖更珍贵的喜悦”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5 16:10:00




10月25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幕,25位诺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大奖得主汇聚滴水湖畔,共同见证年度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奖颁奖仪式。

师道传承,“这是比获奖更珍贵的喜悦”

本年度的“智能科学或数学奖”颁发给了斯坦福大学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以表彰其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现场,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共同为其颁奖。“WLA历届获奖者都极具影响力,能够跻身这一杰出群体,我深感荣幸,倍感自豪。”孙理查在领奖时表示。

作为昔日的导师和长期和合作者,丘成桐与孙理察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在他看来,孙理察在共形偏微分方程、极小曲面、广义相对论、调和映射及山边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奠基性成果,不仅让几何学与分析学这两个曾长期被视为独立的领域实现“对话”,更在融合中催生全新成果。值得一提是,这也是继2010年丘成桐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为孙理察颁发了“国际合作奖”后,两位老友再次在颁奖台上相逢。

领奖时,孙理察也特别提及这段师生情谊:“初入研究生院时,是丘成桐与利昂・西蒙引导我从分析学转向几何,他们既是导师也是我的终身挚友,我对他们心怀感激。”

分享学术生涯感悟时,孙理察还特别强调了其作为博士生导师的经历,言语中颇具师道传承的意味:“多年来,我指导了许多博士研究生,他们迫使我在自身研究中不断拓宽视野、保持敏锐。借助本次出席顶科论坛的契机,我也有幸在上海见到了6位昔日的学生,与他们交流最新的研究发现,这是比获奖更珍贵的喜悦。”

25年“科学接力”,为HIV防治开辟新路径

“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则由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特·埃默尔和犹他大学的韦斯·桑德奎斯特共享,表彰两位生物化学家在受体膜蛋白转运与降解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与诺贝尔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谢克曼共同为两位获奖者颁奖。

“埃默尔与桑德奎斯特虽各自独立开展基础研究,却形成了互补合力,他们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从不同环节破解了HIV防治的关键难点,为业界开发治疗HIV药物提供了全新的靶点。他们的成就彰显了基础科学的最高价值——既实现了重大科学发现,又能转化为切实的现实影响。”兰迪·谢克曼说。

领奖台上,埃默尔回顾了过去25年来,与桑德奎斯特的实验室始终紧密合作、坦诚分享数据与想法的经历。“这种以相互信任、开放学术交流为核心的合作精神,极大地加快了我们的研究进程。”

桑德奎斯特则以他一贯的务实与幽默回应了这份荣誉,并揭示了从基础研究到药物应用的漫长征程。“这份荣誉代表着许多人的努力,在我这里尤其如此。事实上,这份荣誉表彰的研究工作,大多是25至30年前完成的。然而,将一种药物推向市场,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今年6月,桑德奎斯特实验室开发的世界唯一一款每剂可提供6个月保护的HIV预防药物来那卡帕韦获得FDA批准,他也由此登上《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榜单。

桑德奎斯特提到,埃默尔团队多年专注的病毒逃逸机理研究,启示了他个人团队对HIV衣壳结构的研究,这场“科学接力”为研发预防HIV感染的新药来那卡帕韦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球每年有130万例HIV新感染病例,而这款药物已于今年6月获批,并正逐步在全球推广,从临床效果看,它在预防HIV感染方面展现出卓越潜力。”

原标题:《2025顶科论坛开幕,WLA大奖得主:“上海有比获奖更珍贵的喜悦”》

栏目主编:茅冠隽

作者:解放日报 沈思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