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0月27日,55岁的钱学森作为技术负责人坐镇现场,见证中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威慑与实战能力。59年后,2025年10月28日上午,“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全国巡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正式启动。
![]()
2025年10月28日上午,“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全国巡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启动,图为展览现场。 上海交大供图
2025年9月,“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首次亮相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与赞誉。如今,上海交通大学精简展览内容形成图文展板等,输出高质量科学家精神展览,推动钱学森归国70周年纪念活动覆盖更大范围群体。本次巡展将持续至2026年10月。
活动已经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甘肃科技馆等全国20多个省份近50所单位签署展览输出协议,并计划主动送展至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云南省洱源县第一中学等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部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定点学校,实现科学家精神在基层的深度传播与广泛覆盖。
本次全国巡展,钱学森图书馆还特别配套推出“钱学森精神宣讲团”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结合各巡展站点地域特色与主题活动开展定制化教育项目规划,邀请钱学森研究专家、展览策展人、教育专员前往巡展现场围绕钱学森归国、钱学森与系统工程思想、“两弹一星”精神主动开讲,强化展览科普教育与精神传播效果。
上海交大介绍,“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全国巡展依然分为“战略规划 奠基伟业”“八年四弹 剑指苍穹”“两弹结合 大漠惊雷”“鹰击长空 化剑为盾”“星耀东方 曙光初现”“系统工程 走向未来”六大单元,通过翔实的史料还原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与国防科技事业铸就的卓越功勋。现场展出了“1991年钱学森获得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证书”“1999年钱学森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34年钱学森的国立交通大学毕业证书”“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前的亲友赠言册”等钱学森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仿制件,完整呈现他从毅然归国到主持“两弹一星”研制的奋斗征程。观众可以通过扫码观看《文物有话说》短视频节目,了解国家一级文物背后故事,深刻理解钱学森“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国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崇高精神风范。
全国巡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科普专项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交通大学基础教育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承办。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