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会上公布,我国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有意思的是,这三名航天员涵盖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年龄最小的武飞出生于1993年10月,即将成为目前执行飞行任务时年龄最小的中国航天员。
“1993年”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人才选拔的常态化与专业化。我国的航天任务已经到了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营阶段,随着天地往返任务的密集化,对航天员的需求不再是稀缺的英雄人物,而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此外,武飞作为第三批航天员中的航天飞行工程师,他的专业背景不再是传统的战斗机飞行员,而是具备深厚工程技术知识的科研人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武飞,本科学的是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研究生学的是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前,武飞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一名工程师,而入选后,武飞还需要掌握热学、力学、空间材料学等多领域知识。这说明我国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正在向多学科、高专业度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支撑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年轻人的加入,确保了航天事业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是新一代青年科技报国的路径拓宽。武飞从一名工程师通过严格选拔走上飞天之路,这打破了大家对于航天员职业的传统认知,青年一代想要实现科技报国、逐梦星空似乎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而是只要像武飞这样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无论出身如何、身处何方,都有机会触摸“星辰大海”。这种榜样力量,想必将激发更多的“90后”“00后”乃至未来的年轻一代,将他们的热情与天赋投入到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科技等领域,形成强大的创新人才储备。
同时,也意味着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实。在“90”后成长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神舟”起步到“天宫”筑巢的历史性跨越。“武飞们”的飞天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短期停留,而是深度参与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前沿科学研究。年轻化带来的不仅是体力上的优势,更是思维的活跃、知识的迭代,这些都将为空间站带来新的活力和视角,助力中国航天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和深度。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10月31日)23时44分,看青年一代为中国航天事业书写新的篇章。
看看新闻记者: 周宇倩
编辑: 周宇倩
责编: 宫明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