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得窄基者得天下?行业主题基金成规模赢家

IP属地 中国·北京 券商中国 时间:2025-11-09 20:12:07


在投资者细分需求的推动下,窄基产品正成为公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公募行业逐步进入工具化时代,产品风格鲜明、行业场景特定的窄基,在规模竞争中已成为产品营销布局的关键,今年三季度期间,在宽基产品份额普遍赎回缩水的情况下,不少窄基却轻松实现份额规模放量,“得窄基者得天下”的理念渐成行业共识。

窄基对冲宽基ETF份额缩水

在公募总份额的微妙变化中,越来越细分的行业ETF版图正持续跑马圈地。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总份额为304573.41亿份,较上一季度末小幅减少,三季度期间总份额净赎回1247.62亿份,整体赎回比例约0.41%。尽管基金总份额呈现小幅净赎回,指数基金却备受资金青睐,在第三季度期间出现约515亿份的净申购,指数基金份额净申购比例约1.61%。

指数基金份额总量的增长背后具有典型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一方面是窄基产品的规模放量,另一方面则是宽基产品的份额赎回。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三季度期间的产品赎回中,宽基ETF的净赎回现象显著,华南一家头部公募旗下创业板中盘ETF期间赎回比例达94%。国内某顶级公募旗下深证50ETF赎回比例约24%,上海某公募旗下沪深300ETF赎回比例超60%,北京一头部公募旗下A500ETF期间份额赎回也达53%。

在宽基ETF出现资金撤退现象同时,大量资金涌入窄基赛道,其份额增长对冲了宽基ETF份额的减少。根据天相数据统计,窄基产品已成为份额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今年三季度期间基金份额增幅最多的前20只产品,大多指向各类窄基。例如,永盈基金旗下的卫星ETF期间份额净申购逾10倍,汇添富基金旗下的机器人ETF份额净申购近5倍,易方达基金旗下的新能源电池ETF期间净申购约8倍,这些ETF均具有典型的细分行业特征。

业内人士认为,在基金总份额小幅赎回的背景下,窄基ETF规模放量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市场行情结构有关。随着股票市场行情机会分布不均的特点显著,活跃资金紧盯少数高增长赛道,宽基ETF产品因缺乏行业属性的特征,其吸引力在主题轮动中被削弱。

主动权益基金“以窄为美”?

不仅是窄基ETF,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规模增长也同样挂钩行业化、赛道化。

今年来,创新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半导体以及算力等行业主题基金,持续霸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行榜前列,这使得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弹性,越来越多地趋同于行业指数以及ETF,主动型基金的ETF化、类指数化趋势愈加明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9日,全市场前10强的主动权益基金清一色为赛道化基金,这些产品要么本身即为行业主题基金,要么其投资按照赛道化基金进行运作。其中,永赢科技智选基金今年业绩已超200%,恒越优势精选、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中欧数字经济、中航机遇领航基金的年内收益分别为147.36%、139.82%、134.49%、132.71%。基金的赛道化、行业化操作不仅带来高弹性业绩,在规模增长上也为基金公司带来巨大贡献。

以永赢科技智选基金为例,这只基金在2024年10月底才成立,当时只有7户投资者认购,最终募集资金勉强达到约1032万元。然而,当基金经理将这只科技基金按照半导体行业基金进行运作后,它的业绩高弹性也让当初的迷你基金迅速蹿红,从去年10月底的1032万元,疯狂增长到今年三季度末的118亿元。

行业化操作为基金带来“业绩的名、规模的利”等种种好处,不仅刺激着公募行业持续推出各种主动权益类的行业基金,也刺激着更多基金经理在单一赛道放手一搏。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单押赛道以及行业基金大行其道的现象,具有市场风格与市场选择的因素,也是此类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原因。

“我不太方便去谈论主动权益基金的类指数化现象,我认为这是股票市场选择优等生的结果。”深圳某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称,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并非所有行业都能保持高速增长,能维持高景气度的行业只局限在少数几个新兴领域。

按基金合同规定,上述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并不具有特定行业属性,但其所管产品却在前十大重仓股上高度趋同于窄基ETF,所管产品的份额规模也出现显著的净增长。这位基金经理对此解释,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选择好行业、好公司时,往往希望投资那些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追求胜率、确定性、景气度等关键指标后,最终形成的基金重仓股,呈现出典型的赛道化、类指数化特征。

基金产品“工具化”适配细分需求

公募工具化时代的到来,也让“得窄基者得天下”的理念,逐渐成为基金公司产品布局、基金经理策略风格的共识。

“公募行业的总规模已超过36万亿元,投资者需求正呈现出细分化趋势,具有工具化特征的基金产品更受资金欢迎。”华南地区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工具化产品往往具有风格鲜明、持仓透明度高的特点,这类产品也是基金公司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竞争的主要策略,是公募基金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

基于投资者特定需求的工具化趋势,意味着行业冷热强弱不再是产品好坏的评价因素。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推出的行业主题ETF大多指向传统冷门行业,但资金募集情况表现不俗。11月7日,嘉实基金旗下化工产业ETF宣布合同生效,该只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为9.26亿元,华宝基金近期合同生效的农牧渔ETF募集资金也超2亿元,这些冷门行业基金的顺利募集,也反映出公募产品营销的工具化趋势。

南方基金一位人士强调,工具化的产品布局已是行业趋势,公司也已涵盖行业主题、跨境、Smart Beta(因子)、增强、商品等领域的全方位工具型ETF产品矩阵,未来也将为市场提供适配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配置场景的工具化产品和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国信证券认为,公募行业工具化的发展随着股票市场有效程度提升,超额收益挖掘愈发困难,富有创新意识的基金公司因此加大相关指数产品的研发,补全指数产品谱系,更多行业主题类的基金产品被挖掘,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适宜匹配各种投资策略,以满足不同细分需求的特殊场景。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 对:杨舒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