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诚通证券迎47岁掌舵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独角金融 时间:2025-11-10 00:12:32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经过半年的空缺、5个月的公开选拔之后,诚通证券总经理一职尘埃落定,47岁投行老将席睿扛起帅印。与此同时,还有一位高管职务发生变更,8月份上任的副总经理沈浩兼任董事会秘书一职,接棒离职的秦皓。秦皓的离任,意味着原新时代时期的最后一名高管正式退出。除了一正一副总经理到任,今年以来,诚通证券持续招兵买马。

2022年,在经历被接管与市场化重整后,新时代证券正式由中国诚通集团接手,更名为诚通证券。此举标志着这家问题券商风险处置收官,正式融入国有资本运营体系。中国诚通的入主,不仅为公司注入了雄厚的资本与信用,更明确了其服务集团资本运营大局的全新战略定位,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上半年,受资本市场回暖驱动,诚通证券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然而,若将其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审视,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仍处于修复轨道,要重回历史高位或形成稳健向上的增长趋势,尚需克服诸多挑战。

1

一正一副总经理落定,

“新时代”老将悉数退场

诚通证券招聘总经理,还要从半年前前任总经理叶顺德的离任说起。5月14日,诚通证券公告称,叶顺德因“工作需要”离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代为履行总经理一职。

叶顺德在诚通证券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承前启后、稳局奠基的一笔,从2012年10月加入原新时代证券,为公司效力12年有余。

2013年3月,叶顺德担任新时代证券副总经理,2016年升任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一职。2022年6月,在被中国诚通收购之后,公司股权结构和高层团队重塑,叶顺德转任总经理,来自中国诚通的张威出任董事长。

叶顺德的总经理任期正处在公司历史上最为特殊和关键的转折时期——从新时代证券被接管、股权变更到整合融入中国诚通,在这一充满挑战的过渡阶段,叶顺德的核心使命并非大刀阔斧地开疆拓土,而是稳住阵脚、化解风险、完成过渡。

因“工作需要”卸任后,市场一直未有消息叶顺德去向哪里。很快,6月初诚通证券就公开招聘总经理及副总经理



图源:罐头图库

副总经理人选先一步落定。8月22日,原国新证券信用业务部总经理沈浩出任诚通证券副总经理,由中层干部跻身高管序列。在新任总经理浮出水面的时候,沈浩又增加了一项新的职务,兼任董事会秘书,而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秦皓辞任。

和前总经理叶顺德一样,秦皓也是一名新时代证券“老人”,此次离任的原因也是“工作需要”。秦皓的离任,意味着原新时代证券时期的最后一名高管退出,诚通证券进入由中国诚通战略引领的新纪元。



诚通证券公告

此次上任的新总经理席睿今年47岁,履历覆盖多家知名券商投行业务管理岗位,曾任东方证券(600958.SH)投资银行业务总部高级经理、业务总监、执行总经理,东方花旗证券董事总经理,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副总经理。

引进这样一位投行悍将,是否意味着诚通证券打算弥补投行业务短板?近几年,诚通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持续缩水,2024年只有571万元。

2

一边招兵买马,一边人员流失

新时代证券此前是肖建华控制下的“明天系”金融机构,随着国家对金融领域风险的整治,“明天系”因隐藏着巨大的资本风险和违规问题被依法处置。作为“明天系”旗下的重要金融牌照,新时代证券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存在隐瞒实际控制人和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等问题,被认定为“问题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2020年7月,证监会依法对新时代证券实行托管经营,全面控制了公司的管理和运营。在监管稳住局面后,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为其寻找一个健康、强大的新股东。2021年,新时代证券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

2021年10月,东兴证券(601198.SH)曾公告称,和中国诚通拟通过公开摘牌方式联合受让新时代证券98.24%股权。但随后因在收购条件方面没谈拢,东兴证券退出了本次收购,最终由中国诚通单独受让这部分股权。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告,中国诚通受让新时代证券98.24%股权,核准同意新时代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和其控股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融通基金”)实际控制人变更。新时代证券已完成了股权过户和董事、监事、高管的调整,公司经营总体正常。证监会结束对其接管。



证监会网站

在经历被接管和市场化重整后,新时代证券正式由中国诚通集团接手,并更名为诚通证券,标志着这家问题券商风险处置收官,正式融入国有资本运营体系。中国诚通的入主,不仅为公司注入了雄厚的资本与信用,更明确了其服务集团资本运营大局的全新战略定位,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除了在董监高方面进行一番人事调整,诚通证券持续招兵买马。2024年推出社会招聘70人计划。

今年1月,诚通证券公开招聘多个重要岗位共12人,包括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副总经理、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各1人,各地营业部负责人6人,投行条线承揽、承做岗人员3人。

目前诚通证券官网还公布了中国诚通的2025年招聘计划,诚通证券在全国各地共招募105人,其中大部分岗位在总部北京,覆盖公司大部分一级部门,包括机构业务部、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等。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与大股东派驻高管相比,市场化招聘具有更加公开透明、竞争性强的特点,不仅拓宽了选才范围,也有助于选拔出最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能够有效确保所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追求,强调专业性和效率,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市场化招聘也可能面临新任高管对企业文化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和团队协作。

席睿和沈浩履新之后,诚通证券高管形成“一正两副”格局,相较于其他券商,高管数量并不多。

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却面临着人员流失问题。根据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7日,诚通证券登记从业人员数1196人,今年以来减少了71人,2024年共减少90人

对于这种现象,余丰慧表示,这反映了当前证券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现状。一方面,公司通过公开招聘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旨在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团队结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员工离职率的上升可能是由行业整体发展放缓、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或是个人职业规划调整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则认为,这是历史包袱导致自然减员,2022 年股权划转中国诚通并更名后,原“新时代证券”系人员进入集中退出通道,属于风险出清阶段的“被动流失”。中国诚通把诚通证券定位为“服务央企国有资本运营”的特色券商,原有业务结构、人员素质与这一定位差距较大,公司必须通过市场化招聘快速补齐投行、资管、机构销售等核心条线。

3

市场推动下的业绩增长能否持续?

随着A股市场显著回暖,市场信心回升,证券行业业绩迎来普涨。市场交投活跃直接提振了证券经纪业务,而股指上行则让券商自营投资与权益类资产公允价值持续回升,成为本轮业绩向上的核心引擎。

上半年,诚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4.17%,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0.28%

具体来看,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50.93%,是本轮上涨行情中表现最突出的业务。自营业务净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人工成本减少导致自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0.11%,是推动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固收投资在利率下行期止盈锁定收益,在低位加仓权益投资,取得超额收益。

由于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基数较低,虽然上半年实现50%以上增幅,也不到200万元;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原本基数就比较低,上半年还下降了27.93%,不足800万元。



诚通证券公司债券2025年中期报告

从诚通证券公布的信息来看,基金业务、经纪及信用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占前三名,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6亿元、2.96亿元、2.06亿元,不过从净收入来看,自营业务最高,其次是经纪及信用业务、基金业务

诚通证券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融通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上半年基金业务净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9.23%。从管理规模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共1500.67亿元,较去年末减少50.46亿元,降幅3.25%。

可以看出,虽然基金、资管等业务出现一定波动,但凭借着经纪及信用业务、自营业务的强势增长,推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改善。

不过相较于证券市场整体情况,诚通证券的业绩增长不算突出,营收及净利增幅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根据未经审计财报,上半年150家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同比增长40.37%。

更名后的三年中,诚通证券在业绩上仍有波动,2024年营业收入17.45亿元,同比略降,此前两年也涨跌起伏,尤其是经纪业务收入整体增长乏力,投行业务、资管业务难见起色。不过部分业务条线的增长可圈可点,比如两融利息收入近两年持续增长,2024年利息净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34.4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诚通证券的巅峰时期是十年前的大牛市,2015年营业收入超4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12亿元,经纪、投行等业务均表现不俗。但随着市场由牛转熊、内部风险不断暴露,业绩持续下滑。在对各业务线进行系统性重构、持续化解项目风险之后,公司逐渐走向正轨。

公开选拔的高管普遍面临业绩压力,既要快速兑现业绩承诺,又需推动战略转型,既要化解历史遗留风险,又要构建合规内控体系,新任总经理席睿的担子不轻。

柏文喜称,如果新任总经理、资深保代席睿能带领投行条线实现“破冰”,把央企股东资源转化为可落地的IPO、再融资、混改项目,增量业务收益将支撑进一步的人才吸引,形成“正循环”;反之,若项目储备不足,新引进的高成本人才也可能再次流失。

这位47岁的投行大将,手握一副明牌与暗牌交织的棋局——明牌是中国诚通的雄厚资源与信用背书,暗牌是尚待重塑的业务格局与人才体系,而最大的变牌,无疑是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今年的业绩增长受市场推动作用较大,当市场热度消退,席睿能否带领诚通证券经受住考验、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