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25.51%增速领跑行业,坚持技术信仰的丸美生物进入回报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一点财经 时间:2025-11-13 14:16:55



这届双十一,有个显著的态势,人们的购买欲不再“生猛”了。消费者走向更日常、更高频的精挑细选,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也被称作美妆界最难的一年。

横向对比国内上市美妆企业TOP5,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华熙生物、丸美生物的营收排名与去年保持一致,但从业绩增速上看,华熙生物和贝泰妮都有所下滑,且降幅超过10%。如果加上A股其他头部美妆企业,福瑞达、敷尔佳的营收也各自下滑了8.17%和11.54%。



如前所述,美妆企业TOP7中业绩承压的已过半数,只有丸美生物一个例外。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丸美生物营收达24.50亿元,同比增长25.51%,是唯一一个增长超过20%的公司。营收增长指标,评估的是企业成长状况,而利润涨幅如何,考验的则是企业运营是否足够精细、经营成色究竟几何。

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同步提升、三季度利润与每股收益增速双双超10%,在行业流量红利消退、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丸美生物做对了什么?



领跑:科研筑就重组胶原蛋白“中国芯”

从财报上看,美妆企业们毛利率虽高,花的却也不少。在这样一个获客压力激增的环境下,不同企业间的投入策略也有所调整。

就拿科研费用这个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来说,今年1-9月期间,TOP3中珀莱雅和贝泰妮都选择了减少科研经费。前三季度丸美生物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34%,而珀莱雅研发投入在去年基础上微减,在营收中的占比仅余2%;贝泰妮营收近5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研发投入也大刀阔斧削减,同比下降了14.17%。

但对美妆品牌来说,消费者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入,行业无可避免地要从拼流量、拼机制,走向拼技术、拼品质。

科研实力成为决定增长高度的关键,唯有科研成果傍身,品牌的业绩增长才有底层支撑。在中国美妆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的转型期,选择专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丸美生物是笨拙的,却也是极具前瞻性的。



2024年,丸美在研发方面投入同比增长18.07%;而在2025年前三季度,丸美研发投入仍同比增长15.34%,保持了行业较高的研发增速。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眼界提高,对核心功能成分的深度探索,以及对制作工艺的无限追求,替代了“原料好=产品好”的粗浅逻辑,这正暗合了丸美生物的研发理念:既要投钱,也要投钱背后的科学家团队与顶尖实验环境。

眼部肌肤薄弱、敏感、缺乏脂肪和胶原蛋白,丸美比任何品牌都更清楚蛋白质的重要性,但蛋白质大多能溶解于水,受困于此,普通蛋白质很难适配所有肤质和护肤品配方——除非他们找到一种新的技术,也就是重组胶原蛋白。

技术核心是将重组胶原蛋白包裹在反胶束内部,制作出脂溶性重组胶原蛋白,使双胶原能够在不破坏皮肤屏障的前提下,更高效地穿透皮肤角质层,提升在皮肤中的渗透率。一言以蔽之,它更有效、也更高效。

孙怀庆亲自挂帅,郭朝万博士(重组蛋白领域资深专家)领衔的核心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I型+III型嵌合重组双胶原”技术。其中I型胶原支撑眼周肌肤结构,改善松弛下垂,而III型胶原提升肌肤弹性,淡化细纹干纹。比起普通胶原蛋白,丸美的独家专利重组双胶原蛋白PRO能更精准地作用于眼周肌肤,激活眼周肌肤自身胶原新生机制,从“外补+内促”双路径实现深层抗衰。

当美妆溯源至技术本质,丸美以二十余年科研积淀抢占先机,在重组胶原蛋白这一核心功能成分上屡次实现关键突破。“原料-配方-检测”全链路研发闭环,推进的不只是化妆品前端领域研究,更助力了整个赛道实现科学量化、可视化。



破局:深耕垂类美妆赛道,让“有效”可感可知

2025年第三季度,丸美围绕重组胶原、活性物检测等领域提交32项专利申请,深度参与主导4项行业标准、发布2项团体标准。加上2024年成立的“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今年新增的“重组功能蛋白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9月获批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丸美“双中心+一基地”的科研体系已成型,为技术突破提供坚实支撑。



但在争夺消费者这方面,美妆个护的竞赛一向烈度极高。手握重组胶原蛋白这一核心功能成分,更需丸美生物实现产品侧有条不紊的落地,以及营销端高效精准的转化。

之于产品,丸美的重组胶原系列始终稳定,对“双核心赛道”的操作堪称典范。

主品牌丸美专注眼部护理抗衰,连续三年拿下眼部护理中国销售第一,双11李佳琦美妆直播间首日前四小时小红笔眼霜销量超4万件;子品牌PL恋火主打底妆,以“看不见”“蹭不掉”系列收获Z世代认可,2025上半年营收5.16亿元,同比增长23.87%,形成“抗衰+底妆”的协同增长。



对一家成立23年的美妆企业而言,难能可贵的是,丸美在巩固既有优势赛道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深挖消费者需求、快速迭代新品的敏锐度。如今消费者对护肤的安全性、功效确定性及长期管理需求日益提升,推动美妆行业向“日常护理+精准医美级效果”的融合方向升级,丸美新品“胶原支棱眼霜”的推出,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

据了解,这支眼霜的灵感源自获得美国FDA、欧盟CE及中国 NMPA(原 SFDA)三重认证的Fotona4D医美项目。凭借“光电同效”科技,助力有效成分精准、快速渗透至真皮层,打造差异化优势赋能中高端抗老护肤赛道布局。

用户实测反馈显示,连续使用4周可达到“光电同效”的紧致提升效果,让“在家享受医美级眼部护理”从概念落地为现实。2025年第三季度,丸美生物眼部类产品营收提高20.1%,达到1.5亿元,离不开胶原支棱眼霜等高单价新品的销售占比增加。

之于营销,丸美破除低价内卷魔咒,通过自播+达播、货架电商+内容电商,实现功效与渠道精准匹配。

小红书长于种草引流、抖音适合加速转化、淘宝在全域推广上仍有强大的基本盘优势,各大品牌都想做到“不盲目投流、只精准触达”,但如何实现,需要以清晰的自我认知建构针对性布局。

以抖音为例,丸美至少给出了三个解法。

● 一是权威背书科普,丸美的抖音达播以“胶原成分小课堂”著称,通过邀请KOL工厂溯源、对话研发专家等方式建立专业信任,达播GMV增长82%;

● 二是打造IP夯实品牌心智,策划“总裁驾到”系列大场提升直播可看性,自播GMV增长45%;

● 三是持续探索新内容场景,丸美还独家冠名了抖音S+综艺《今晚好犀利》,通过港星艺人矩阵空降丸美品牌直播间撬动生意场,实现生意、声量双爆发。

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丸美高管也透露,前三季度丸美品牌增速来到34%,线上同比增长31%,尤其是自播爆发出了超预期的潜力,Q3实现了100%的增长。丸美的成就也印证着营销界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流品牌不会抗拒营销,它们只思考怎么做好、做准,以发挥宣发的最大效力。



坚守:稳健增长托举长期主义价值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稳健增长终要回归“价值创造”。丸美不仅是消费者信赖的美妆品牌,更是“投资者友好型”企业,通过持续稳定的分红与健康的财务结构,传递出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

从股东回报来看,丸美的分红力度在A股市场尤为突出。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9.83亿元,占净融资额比例124%。

2025年半年报中,丸美进一步推出“每10股派息2.5元”的分红方案。据Wind数据,丸美近十二个月的股息率为2.08%,行业排名前列;股利支付率为88.03%,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这种高分红并非短期行为,而是基于扎实的经营基本面——2025年前三季度24.5亿元的营收规模、1.59亿元的充裕现金流,让“研发投入不缩减、股东回报不打折”成为可能。

更深层次来看,丸美能够成功,正是将国货品牌“小、快、灵”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的结果。

被问到如何看待与国际品牌的竞争时,丸美生物CEO孙怀庆提到的第一点就是研发实力,他表示,国内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将成为中国品牌全面超越国际品牌的重要因素。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依赖营销到深耕技术,从追逐流量到构建体系,在重组胶原蛋白这个中国人率先突破的领域,国货品牌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定义权。对于国货美妆而言,丸美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以技术建立信任,以垂类深耕市场,以盈利回馈信任。

毫无疑问,美妆个护进入新时代,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强的综合实力将成为标配。消费者与投资者都需要好标的,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动荡与机遇并存,对于丸美这样既保持研发定力、又具备渠道灵活性的突围者,保持关注与支持,或许就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大鼓励。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