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随着冬季气温持续走低,新能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续航焦虑”,也需引起关注。近日,杭州高速交警就处置一起因新能源货车电量耗尽引发的险情。
11月12日凌晨4点58分,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五大队接到报警,一驾驶员称其驾驶的新能源厢式货车在G25杭新景高速千岛湖方向行驶时电量即将耗尽。民警迅速锁定车辆位置,发现该车正异常缓慢地在硬路肩上移动,随后彻底失去动力,停在一处弯道路段。由于天色未明、视野不良,加上凌晨属于疲劳驾驶高发时段,现场情况十分危险。经紧急调度,故障车辆被安全拖离现场。
![]()
据驾驶员彭某陈述,上高速前车辆电量显示为20%,表显续航约60公里,原计划抵达目的地后充电。但因不熟悉新能源车性能,车辆仅行驶十余公里便完全“趴窝”。彭某承认存在侥幸心理,直至车辆失去动力,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民警随即对其开展了安全教育。
相关资料指出,新能源车辆在低温环境下会出现性能显著下降。低温会降低锂离子活性,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直接导致续航里程缩水。当表显电量低于20%-30%时,电池电压下降加快,系统为保护电池将限制功率输出,此时实际续航往往远低于表显数值,常出现“显示30公里,实际不足10公里”的情况。
杭州高速交警发出安全提示,为确保冬季长途出行安全,新能源车主应提前规划行程,全程保持电量在30%以上,避免盲目依赖表显续航;同时,电量降至30%-40%时需及时补能,切勿等到低电量再寻找充电桩;此外,如遇车辆故障或电量耗尽,必须立即靠边、开启双闪、放置警示牌,所有人员撤离至护栏外安全地带,并拨打12122报警。
记者 谢珂 通讯员 黄华斌 袁帅枫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