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这件大事,如何影响股市?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博闻财经 时间:2025-11-17 12:17:58

原创 刘晓博

本周开盘前最大的、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

中日关系因为高市早苗对台海问题的无知表态,出现了波澜。中方对公民赴日旅游、留学等预警先后发布。

市场可能会有哪些反应?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据中国海关总数的数据,今年1到9月中国对日本出口1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4.4%;从日本进口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大致相当于中国跟非洲,或者中国跟越南,或者中国跟“德国+英国”之间的贸易额,略低于中韩之间,超过中俄之间。

中国对日本出口占比最大的是机械电子类产品 (占比四成左右) ,主要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其次是纺织鞋服类产品,家具、玩具、游戏、运动等杂项制品。

从日本进口量最大也是机械电子类产品 (占比近半) ,主要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包括整车(特别是高端车型)、变速器、电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化学品与化工品,包括锂电池材料、高性能树脂、医药原料。

中日关系出现波澜,不仅会影响中国居民到日本旅游购物、留学,还会引发民间减少购买日本商品。例如2012年,日本汽车品牌如丰田、本田在华销量一度下降约40%,部分品牌甚至下滑超过60%。

中国赴日旅游人数会锐减,对日本旅游业(如酒店、零售业)造成冲击。

这对于A股里相关的航空、旅游板块或有短期压力,但相关业务会发生转移。中国人去日本少了,去东南亚或者欧美可能增加。买日本车少了,买国产车比例会增加。

中日两国在全球产业链,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领域密切关联。中国是日本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市场和生产基地。业务依赖日本市场或日本供应链的企业可能面临压力,但相关国产替代板块会受益。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日企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优势明显,在10多种重要材料上均占有全球50%及以上的市场份额。具体优势包括:光刻胶、硅晶圆、CMP浆料、高纯度化学品、封装材料等。

日企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的近四成,实力仅次于美国。在测试设备领域占比43.3%,封装设备占比35%,晶圆制造设备占比27.6%。

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概念上市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有北方华创,主要优势在刻蚀、薄膜沉积、清洗等环节;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机技术领先;拓荆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薄膜沉积设备供应商。

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有沪硅产业、安集科技、南大光电等;晶圆制造与封测方面有中芯国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芯片设计领域有兆易创新、圣邦股份、海光信息等;EDA工具领域有华大九天等。

最近A股半导体产业链相关公司大涨之后,陷入了调整期。中日关系的变化,可能带来一个新的催化因素。

两国关系的新变化,还会影响企业投资欲望。无论是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还是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可能都会有所减少。日本企业可能把一些投资转移到东南亚。

部分中国家电企业对日本出口额达到了一定规模,可能面临短期压力,比如美的、格力等。

汽车零部件对日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能因需求减少或贸易成本上升而受影响,比如福耀玻璃、阿尔特、海立股份等。

电子元器件领域,对日出口有一定量的企业包括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水晶光电;机械制造领域对日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有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服装轻工对日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有孚日股份、嘉麟杰等。

此次事件,还可能对稀土、军工板块构成利好。

特别提示:本文为观点和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及的上市公司,大家在做出相关决策之前请核对公司公告原文。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