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 | 《大江大河2》剧照
01
问:
前几天,95岁的沃伦·巴菲特宣布他将在今年年底卸任公司CEO一职,并正式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岁月不饶人,「股神」也要退休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都拥有几乎完美的人生——早早地实现了财富自由,然后理性、幸福地度过漫长的人生。冯叔觉得他们的人生完美吗,您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人生?
冯仑:
我之前也讲过,我觉得比较完美的人生,应该具备这三样:无是非、有闲钱、不缺爱。
第一,无是非。
无是非,就相对自由。
一个人的状态,好的情况下,应该是不焦虑,无是非。是非多了,不是会去坐牢,就是天天被人说,被道德批判,最后社死。
无是非就要少做事、专做事、精做事、持久做事。做事不能太多,但要专精,精益求精。简单、专注、持久,这样做事,是非就少。
如果支楞八叉地做事,做的事太多,每个事都不专注,不用心,最后是非就多,因为资源少,不够分,最后哪一个事情都捂不住。
第二,有闲钱。
有闲钱,当然就是财富相对自由了。
有闲钱,从个人生活来说,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说,很多生意最后垮掉都是因为资金链断掉。公司钱多不等于就不会垮,因为很多公司的钱是借的,甚至是高杠杆。公司借的钱越多,杠杆越高,遇到危机波动的可能性越大,一旦扛不住,就崩掉了。
所以得有点宽裕的钱,简单说,叫闲钱。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公司,事都不要办得太紧、过满,要有点宽裕的钱。
第三,不缺爱。
这个「爱」是泛指。你对社会、人类的爱,你对父母、爱人、子女的爱,别人对你的爱,等等。
这种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正向的肯定。比如,你参加了某个组织,组织爱你,你也爱这个组织,这就是组织和你互相肯定。
当一个人得不到他人肯定的时候,很容易抑郁,甚至自我否定,怀疑人生,「我怎么活成了这样?」如果说很多人都爱你,都歌颂你,拥护你,肯定你,你内心的自尊、自信也能被调动起来。
不缺爱,也意味着拥有了一种道德上的自由。
也就是说,「爱」和「被爱」都很重要。
02
问:
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将巴菲特与芒格视作人生偶像。好奇您的偶像是谁?
冯仑:
我的偶像挺多的。我十四五岁那会儿,第一个偶像是毛主席,那个时候全民的偶像都是毛主席。除了毛主席,我也崇拜马克思,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
上高中之后,我看了一些别人的书,对尼克松、基辛格、孔子、三国都有了了解,偶像就开始多了。但一开始是毛主席。我记得有几件事,他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特别赞成。就是思想要追求先进,要跟上潮流,要文明,同时要有坚强的体魄,吃得了苦,要准备去磨练。
那时候就跟着学。就像现在明星穿一件潮牌衣服,粉丝们也跟着穿。那时候十几岁,听说毛主席年轻时曾经在大雨中锻炼自己,我也把生活弄得特简单,喝自来水,到哪都不讲究,怎么样都能对付。觉得要干伟大的事必须这样,不能那么矫情。
另外看了很多介绍他的传记、介绍他思想的书籍,当然就跟我们今天看到《乔布斯传》一样,会有很多模仿的念头。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看《三国》,看到诸葛亮去世在五丈原,帐篷里蜡烛灭了,「秋风落叶五丈原」,我也是潸然泪下。那会年纪小,就感到真伤心。把诸葛亮当成偶像。他怎么会那么有智慧?能够那么样的想问题,料事如神,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于是有一段时间就反复看《三国》。看《三国》要看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刘备忠绝。还嫌不够,又去找《诸葛亮集》来看。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了之后「小泪纵横」。
改革开放之后,偶像又开始变了。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到很多新的思想,开始有新的偶像。做生意后又有了新的做生意的偶像。在做生意初期还不懂生意有江湖,所以那时候胡雪岩成了偶像,就研究胡雪岩。
年轻的时候,我跟别人追星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类似的地方。追星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偶像说啥、唱什么歌你都想知道。然后想知道他的一切,这是第二阶段,不仅是知道歌,他啥事我都想知道。第三个阶段,他去哪你也想去,要看看。粉丝追随偶像,基本上就这三个阶段。我基本上都到第二阶段。我的每一个偶像,我都要研究他所有的事情。
我觉得人一生有偶像很重要。偶像在英文里叫「角色榜样」,Role Model。其实对一个年轻人而言,偶像是一个路标,而这些人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给我们定位了很多事情,所以跟着路标走,也不容易迷失。
03
问:
您现在的偶像是谁?
冯仑:
我现在的偶像都是能够「功成而不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类的。
我发现一个事,二十多岁的时候,人们争的是机会。四五十岁争的是规模,官要大、权要重。六十岁到八十岁比的应该是自在。八十岁以后比子孙,八十岁最牛的状态是,看着一屋子人,「那是我儿子,那是我闺女」,对吧?
所以,我现在的偶像都是那些自在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