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当参数不再性感,设计开始重塑战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远川研究所 时间:2025-11-17 12:18:24



纵观百余年汽车发展史,每当行业陷入瓶颈期,设计总会成为破局的利刃。

百年前,当美国车市被千篇一律的福特T型车所统治时,通用成立汽车行业里第一个“艺术与色彩部”,用设计完成反击;几十年前,当BBA陷入迷茫时,也是通过设计锚定新的方向。这些都在汽车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相似的故事再度上演。当价格战愈演愈烈,技术参数趋同、消费者审美疲劳接踵而至,设计的地位和含金量一路狂飙。

设计破局

实际上,设计的价值一直都在,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和时代的“伯乐”。从三年前鲜有人问津,到2025年几乎无人不提,汽车设计正在从美学表达跃升为硬核实力,成为车市下半场角逐的胜负手。

2023年,当堆配置、拼技术、卷价格大行其道之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率先提出“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紧接着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提出“设计即战略”的构想和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三个阶段发展模式,举起了中国汽车设计新范式的旗帜。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

2025年,设计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星火燎原之势。新势力阵营中,何小鹏高呼“以前小鹏是科技第一,以后是颜值第一”;豪华品牌阵营中,BBA集体“换脸”,试图以设计焕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重新确立方向。

这些行动共同印证了一个行业共识:优秀的设计,能帮助车企跳出内卷的泥潭,走向自由的彼岸。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的布道者,吉利正踏上从先行者到引领者的快车道。

中国车企的设计觉醒,并非偶然,而是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后的必然。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是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国设计及体系化创造了优渥的土壤。

诚如陈政在星耀6上市发布会上所言:“未来,产品力的终极竞争,就是审美力的竞争,属于中国审美的时代,正乘风而起。”


吉利银河星耀6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也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要求企业要站在更高维度,将设计视为战略级“硬实力”,才能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开辟出独有的航道。而设计师不仅要懂设计造型,更要学会定义产品,将冰冷的技术参数转化为有温度、可感知的用户体验。

体系驱动

在这场中国车企的集体觉醒浪潮中,格局与远见往往决定着谁能走得更远。

当同行们聚焦于打造单一爆款车型时,吉利不仅将设计提升到战略层面,还着手构建一个融汇东方文化、又能持续诞生经典的设计体系。前者着眼于当下,后者则瞄准了未来。

在搭建体系的过程中,陈政带领吉利设计团队探索总结出了很多设计原则和方法论,如“三个根植于”、“设计力公式”、“8515 原则”等等,形成了吉利独有的设计语言体系,为吉利持续推出爆款车型并创造年销百万的历史记录夯实了基础。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

如吉利始终遵循的三个根本原则:根植于自身的文化与品牌内核,根植于用户的真实需求,根植于自身的技术发展。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吉利设计体系的稳固底座。

其中,“根植于文化”被摆在了首要位置。为此,吉利设计团队展开了一系列将传统美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基础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中国R角”的开创性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古代建筑、瓷器、家具等传统器物中的轮廓曲线,通过数字化测量与分析,试图为东方美学的线条美感建立理性的设计准则。

这项研究将传统文化中“只可意会”的审美感受,转化为现代工业设计中“可以言传”的造型语言。就像陈政在“设计即战略”三要素中提到的:“设计,是99%的缜密逻辑和战略选择,再加上1%的灵光一现。”这些理论探索和严谨的设计体系,让吉利可以少走弯路,在复杂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更多的确定性。

随着这些理念在多款车型中落地,其市场价值也得到了有力验证。

今年10月,吉利乘用车月销首次突破30万辆,创历史新高;吉利银河系列提前两个月达成年度目标,成为最快达成年销量百万的新能源品牌。平均售价超20万的银河M9上市首月即实现月销破万。


吉利银河提前2个月实现年销百万

这些数据也间接证明了吉利打造的全球设计体系能力,可以成功将中国设计转化为用户可感知且愿意买单的价值,实现了品牌向上,更提升了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韧性。

世界语言

过去几年,吉利在设计领域的持续探索,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系统研究将其转化为设计语言,最终落地在具体的产品体验上,从而实现“中国设计,全球审美”,也构建出一套全球化的汽车设计话语体系。

得益于体系力的支撑,吉利总能准确找到“审美最大公约数”,赋予产品跨越时空与文化隔阂、穿越历史周期并让全球用户都愿为之点赞的美。

在今年都灵车展期间,吉利银河M9、E5、星舰7 EM-i吸引观众纷至沓来,现场接待讲解的设计师感慨那段时间车门几乎都没有关过,无论男女老少,都争相品鉴围观。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想起十年前,中国车展上豪车超跑馆人山人海的场景。

只不过如今身份已然互换,而在海外车展被“围堵”的中国车不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是更亲民、更具高级感和价值感的国民精品,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证明吉利设计已经找到了那个全球审美最大公约数。

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吉利设计不仅恰到好处地兼顾全球用户的多元审美,营造全球用户都愿意为之点赞的高级感和高价值,更以汽车为载体,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输出中国文化。


吉利银河M9的座舱设计理念

如银河M9“三进大宅”在米兰首秀即受热议、都灵车展上的火爆人气、银河E5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才是“中国设计,全球审美”的至高境界,也是全球用户都能心领神会的世界语言。

格局重塑

在全球汽车智电化过程中,上半场主角是技术,下半场将是文化自信觉醒或情绪心理上的竞争,决胜的支点必有设计。

突破过去在德系、日系、美系身上找参照坐标的惯性,综合审美认同,情感共鸣、文化影响力,重塑审美标准,才是撬动产品销量和品牌溢价的关键支点。

未来,设计将会成为中国汽车的新标签。吉利设计正通过“中国设计,全球审美“的全球化设计体系,穿越文化边界、与全球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连接,为中国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打开了全新维度,也将重新定义市场的竞争维度和规则。

得用户心者得市场,用设计破局,用体系护航,用高价值、高品质的“中国设计,全球审美”打动用户,这才是中国汽车设计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之道。吉利一系列理论研究和百万银河现象等产品实践证明,设计能够开辟“价值竞争”的新路径。

当有一天,在国外街头,消费者能一眼看出哪一款车是中国车,中国汽车所赢得的将不只是销量数字,更有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欣赏。这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门。

届时,中国车在全球市场赢得的不只是市场份额,更是尊重与话语权,全球车市也将进入欧、美、日、韩、中多元鼎立的新格局。

编辑:罗松松

责任编辑:罗松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