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紫牛头条|“拼团”买拍立得“团长失联”!记者调查:此类拼团投诉频发,维权困难

IP属地 中国·北京 扬子晚报 时间:2025-11-20 08:13:55

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在“拼团呀”小程序下单拍立得相纸后,长期未收到货物,付款后长时间不发货,后续想要退款却无法退款,且发起拼团的“团长”始终失联。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多款以“低价拍立得相纸/相机”为噱头的拼团活动集中“爆雷”。记者在消费保平台搜索到,近期有大量消费者投诉相关事件。

根据公开信息,“拼团呀”小程序由杭州可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11月19日,为核实相关情况,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公示的该公司联系方式尝试沟通,其中一则电话接通后为语音助手应答,另一则电话在询问是否为杭州可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对方以“打错了”为由直接挂断,截至发稿未获得任何有效回应。


多位消费者反映拼团买拍立得遇“暴雷”

低价诱惑+朋友背书,下单2771元拍立得产品后遇“货财两空”

11月19日,记者通过消费保投诉平台,联系到一位参与了该拍立得拼团的消费者黎女士(化名)。据其介绍,最初她是在小红书上看到大量拼团推广帖子后参与其中的。“现在拍立得相纸市场长期处于高价状态,官方的原价相纸根本抢不到,不少热门款式的官方店铺也常年断货。”黎女士说,该拼团最吸引消费者们的就是高性价比,10张相纸仅售30多元,远低于市场价格,且商家承诺只需多等几个月就能收到货,“我朋友之前也参与过类似拼团,都顺利收到了货物,所以我才放心下单”。

黎女士向记者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今年4月至5月间,她先后消费了5笔订单,商品包括多款拍立得相机和相纸。据其了解,该拼团规模庞大,仅负责对接消费者的“小团长”就有数十名。“团长,也就是一个拼团里负责发布商品、收钱发货的人。我们这次的团长都统一从一个叫‘koi’的人那里拿货,相当于‘koi’是总代理商,团长批量进货能享受相应折扣,之后再以零售价卖给我们消费者。”黎女士说。


黎女士的购买记录 受访者提供

然而,让黎女士始料未及的是,付款完成后半年过去,货物却始终没有送达,多次联系团长也没有能得到明确答复。“我这5单一共2771元,到现在一单都没拿到,群里很多团员也和我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她表示,目前消费者们已在相关平台发起投诉,部分团员还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黎女士本人也已向相关部门发送了材料,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反馈。

黎女士介绍,参与拼团的消费者通常通过微信“拼团呀”小程序下单。与普通网购平台不同,这款拼团小程序仅作为交易媒介,在拼团下单页面有一行小字提示:“如需售后、退款等需自行联系团长处理。请先确保联系上团长并已了解转账风险,‘拼团呀’仅提供统计服务。”据了解,实际交易中,消费者下单后大多需通过团长提供的收款码,将钱款直接汇入团长个人账户,该平台并不会对发货进度、售后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核实或监管。


“拼团呀”相关提示

根据公开信息,“拼团呀”小程序由杭州可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为核实相关情况,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公示的该公司联系方式尝试沟通,其中一则电话接通后为语音助手应答,另一则电话在询问是否为杭州可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对方以“打错了”为由直接挂断,截至发稿未获得任何有效回应。

买文创拼团也遇到团长失联,近一年后仍在维权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拼团雷区颇多,销售套路固定,而消费者维权又极为艰难。在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后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都曾发帖反映,在“拼团呀”小程序遇到团长跑路维权难的问题,江苏的刘女士(化名)便是其中一位。据刘女士介绍,她自2024年7月加入该平台拼团,直到团长失联后开启维权,至今已过去近一年时间,维权之路仍在继续。

刘女士告诉记者,当初选择拼团,看中的是其高性价比和便捷性。“我参加拼团主要买的是文创产品。因为对于个人使用者而言,文创用品往往分量偏大,比如一卷10米的胶带售价35元,拼团时4元一米。”此外,团长会通过平台直接推送最近上新的商品,消费者不用自己花时间分开寻找,付点“手工费”就能获得最新信息,对上班族或学生来说十分便利。刘女士说,这也是她和身边不少文创爱好者青睐拼团的主要原因。

然而,便利背后的风险来得猝不及防。2024年底,拼团群里陆续有人反映,申请发货后团长迟迟未履约。察觉到异常的刘女士赶紧提交了自己的发货申请,结果同样石沉大海。“后来给团长发消息、打微信电话都没有回应,我们才意识到她这是‘跑路’了。”刘女士无奈地说,几个月里她陆续消费了几百元,金额虽不算多,但对方不负责任的态度,让她下定决心要维权。


团长“跑路”后失联 受访者提供

不过,维权之路远比想象中曲折。刘女士首先联系了“拼团呀”平台,对方起初仅愿意提供团长部分模糊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法律诉讼中几乎不具备效力。按照相关流程,想要获取完整的团长身份信息,消费者只能通过起诉或委托律师协助两种方式。经过多番尝试,刘女士最终选择起诉“拼团呀”平台,并成功获取了团长的完整身份信息,后续向法院提交的立案申请也顺利通过审核,目前正等待法院安排开庭时间。


刘女士通过起诉“拼团呀”拿到团长身份信息

刘女士表示,维权期间,她咨询过不少有相似遭遇的消费者,也对比了其他购物平台的监管机制。“像淘宝等平台,对‘跑路’商家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会更完善,平台至少会帮忙联系商家,还能第一时间把诉讼需要的信息告诉消费者。”此外,她还了解到,有些团长或商家会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开团,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维权难度会大幅增加。

慎选“拼团”等预付制消费,律师建议:平台应加强监管

明知团长有“跑路”风险,为何仍有不少消费者选择拼团?刘女士表示,除了价格优势,便捷性也是重要原因。“要是自己购买分装产品,得在不同店铺逐一寻找,消费动力会大大下降,特别不方便。”此外,她还提到,拼团并非新型消费模式,早期交易多通过QQ群、微信群直接转账,全靠圈子内互相信任,没有资金保障,“跑路”问题时有发生。


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拼团跑路的反馈

随着消费模式日益多元,近年来,个人通过网店或拼团小程序发起拼团的购物形式悄然兴起。该模式多采取预付制,即团长发布商品信息后,消费者下单参与,待凑齐一定人数或金额后成团,再由团长负责制作或向上游卖家、厂家下单采购。由于发货周期较长、制作存在成本等因素,虚假发货或团长未发货便要求买家确认收货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直接导致团长卷款失联、消费者退款难、维权难的问题频发。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拼团跑路”相关事件,涉及商品涵盖猫粮、明星周边、定制玩偶等多个品类。

那么,在“拼团跑路”问题中,平台是否需承担相关责任?消费者又应当如何维权?

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律师认为,平台若仅提供技术工具,且未参与交易环节,可主张中立性免责;但若存在审核失职、未公示团长信息,或从交易中获利,则需承担连带责任。用户协议免责条款若未显著提示或免除法定责任,则无效,平台可能需要因未尽合理注意义务承担补充赔偿。

张永辉律师指出,如果遇到“跑路”问题需要维权,消费者应先向平台投诉,要求其提供团长实名信息;若平台拒绝,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涉案金额较大时,消费者可集体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联合其他受害者发起集体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律师提醒,如果要参与拼团,消费者可以从多方面提高警惕以降低风险,比如核实团长实名信息及经营资质、警惕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优先选择小额拼团或担保交易模式、保存订单等记录作为维权证据。同时,张永辉律师建议,平台应建立团长实名认证及保证金制度,实施预付资金第三方托管,设置团长信用评级并公示关键信息;监管部门需明确社交拼团经营者属性,强制预付费资金存管,建立跨平台失信团长黑名单共享机制,强化平台连带责任。

见习记者 鲁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