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济深 编辑/张广凯)
11月24日,阿里宣布旗下的AI助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
![]()
这一数据让千问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这也是继2025年年初DeepSeek之后,阿里巴巴在2025年年末再度向全球投下“中国AI冲击波”。
消息发布后, 阿里巴巴港股直线拉升,截止中午收盘涨4.13%。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全面免费的千问App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就在11月18日,千问App上线次日迅速攀升至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四位,排名超越DeepSeek,其火爆人气一度导致服务器拥堵。“阿里巴巴千问崩了”的话题更是在18日登上微博热搜。官方则以“我好着呢”幽默回应,侧面印证了其公测首日即引爆的惊人流量。
11月19日,千问App在公测上线仅两天后,热度持续飙升,已成功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三位。
观察者网整理发现,千问APP下载突破千万的速度显著高于各类热门爆款AI应用。
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网页版,用时40天用户数量突破千万,2023年5月,ChatGPT APP上线,由于上线初期仅在美国IOS市场开放,首周下载量为50万。
2023年8月,字节旗下的豆包APP开启公测并同步推出网页、IOS、安卓客户端,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4月,豆包IOS平台下载量为900万次。
而同为中国的爆款应用DeepSeek在2025年1月上线首周下载量为226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随后开始加速放量,20天用户直接破亿。
千问APP的爆发式增长,源于阿里Qwen模型技术实力和开源影响力的厚积薄发。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模型已成功超越Llama、Deepseek等竞争者,成为全球性能强劲、应用范围最广的开源大模型。至今,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在行业内积累了极高的声誉。近期,阿里发布的旗舰级模型Qwen3-Max,其性能表现已跻身全球前三甲,超越国际竞争对手如GPT5和Claude Opus 4。
硅谷市场也被Qwen系列模型快速攻占。爱彼迎(Airbnb)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的模型更快速、更出色。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则指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并呈现持续增长之势。
据悉,阿里管理层将千问视为"AI时代未来之战",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正是阿里打造C端AI入口的绝佳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千问APP的公测爆火只是开端。随着开源模型持续演进、Agent能力快速迭代、生态融合加速,千问App有望成为AI时代的国民级应用,承载中国AI赢得全球顶级竞争的使命。
西部证券分析师郑宏达认为,未来,阿里可能将通过订阅制、流量入口等商业模式建立C端盈利闭环,以模型+场景驱动AI服务更广泛地触达和转化终端用户。
东方证券指出,阿里通过千问APP加大AI应用布局力度,看好AI应用布局完善后阿里的全栈AI优势强化,且千问APP可与集团其他生活服务双向赋能,实现流量共享与收入提速,看好千问APP在阿里业务内的多方向增长潜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千问App所代表的AI应用发展新范式。阿里方面将其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其核心是发展“Agentic AI”(智能体AI)能力。阿里巴巴方面曾表示,将把千问App与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深度整合,持续强化其Agentic能力——让AI不仅能理解、能生成,更能跨场景协同、直接把事办成。
这标志着AI的应用正在从被动回答问题的“工具”形态,向能够主动理解、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形态演进。根据规划,千问App将与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深度融合。这意味着,AI技术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直接渗透到商品流通、交通出行、居民服务等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