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开头先问大家一个场景。
作为一个 iPhone 用户,当你在微信里跟朋友约好“明天上午 11 点去商场吃饭”,你会怎么把它存进日历里?
![]()
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长按消息 > 复制 > 退出微信 > 滑动屏幕找日历 App > 新建日程 > 粘贴 > 手动拨弄那个滚轮设置时间 > 点击添加。
这一套连招下来,饭还没吃,人已经累了。
有时我也纳闷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2025 年了还没有能自动化一点的处理方案?
不过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叫“Todoo!记忆土豆”的 App,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它的作用就是,把 iPhone 那个平时没啥存在感的操作按钮(反正我是不用),直接变成一个“一键记忆”的按钮。
![]()
简单来说,它的逻辑是这样的:
当你按一下按钮,App 会自动帮你在后台截个屏,然后利用 AI 识别图片里的文字,理解你的意图,最后把关键信息提取出来,直接塞进你的日程表里。
这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隔壁绿厂的小布记忆。。。行,果子哥不做,人家独立开发者给它安排了。
我们来测试下。
比如你正和朋友在微信里聊得火热,敲定了明天上午去西溪天街猛吃一顿。
这时,你不用退出微信,只要按住操作按钮,此时屏幕会微微闪一下,然后它就在灵动岛上面开始识别意图。

等你再打开 Todoo,就会发现西溪天街的行程已经被安排上了,时间锁定在 10 点半。
![]()
要知道,全程我们只做了一个动作,按按钮。
第二天到点后,日历和 App 都会发来通知提醒你。
![]()
你可能会说怎么到点才提醒啊,哥们都迟到了。
不慌,这些日程默认都是 2 次提醒:15 分钟之前+正点。
你要是觉得 15 分钟太紧,可以在日程详情里修改。
反正世超建议改为 1 个小时,毕竟从床上爬起来到出门,没个把小时真不行。
![]()
当然,有人会说这事 Siri 也能做啊,一嗓子喊出来说两句呗。
确实,但 Todoo 能做的远不止这些。
像大家平时在猫眼、淘票票买电影票,界面上也有影院、时间、座位号、票价这一堆信息。
你只要在购票时按一下按钮,Todoo 就能把“哪个电影院、哪个厅、什么时间”全部识别出来,自动生成一个观影日程。

备注也会很详细,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优惠。
![]()
或者,你刷小红书看到 GTA 6 又延期到了明年 11 月 19 日( R 星你最好是 ),对象发微信让你几点顺路去驿站拿个快递,这些都能用 Todoo 一键保存。
甚至,你还可以用它来识别取餐码。
只要按一下操作按钮,它就会把取餐码置顶在灵动岛上。
这个是真的好。
但不知道啥情况,世超并没有测试成功,看看下一个版本能不能优化下。下面截图来自开发者本人。
![]()
所有这些存下的日程既可以在 App 里查看,也可以选择尘封起来。
以后回顾时,就能一眼看出哪一天最充实,安排了啥啥活动。
![]()
此外,App 支持小组件,挂在桌面上随时提醒,防止你忘事。
![]()
目前由于系统权限问题,App 要想正常使用,需要设置一波。
你要先在 Todoo 里添加一个快捷指令,接着把操作按钮映射为这个快捷指令就行。
![]()
听到这,肯定有手持老款 iPhone 的差友要说了:咋滴,我没有操作按钮,不配用是不?
别急,能用。
Todoo 的核心触发机制其实是那个快捷指令。你完全可以利用 iOS 的辅助功能,在设置-辅助功能-触控-轻点背部,把“轻点背面两下/三下”设置为触发这个指令。
要召唤 Todoo,就轻敲手机背盖两下,这操作看着还更极客一点。
![]()
但是,注意我说但是了。
世超提醒大家,目前 App 还是非常初期阶段,有不少体验问题。
比如 App 对多轮对话的理解还是差点意思。
举个例子,我在微信里说:11 点见
朋友说10 点半吧
我说不行,我是你爹,得听我的
最后朋友回了个“OK”。
按人类的逻辑,这时间肯定是 11 点对吧?但 Todoo 似乎只会抓取“日期”,最后给你定个 10 点半。
这锅可能得算在接入的模型能力上,也可能是 App 的分析逻辑还得优化。
目前 App 完全免费。
但咱也知道,大模型跑一次 API 都是要烧钱的,为爱发电不太现实。我觉得后续大概率会转收费,或者推出高级版。
说实话,如果开发者能换个更聪明的模型,优化下识别逻辑,解决掉复杂对话识别的痛点,掏钱我真愿意。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Todoo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